醫級人物》婦科達文西手術執刀名醫賴鴻政 中年後養生實踐靠7字

雙和醫院顧問醫師賴鴻政教授,是婦科癌症專家,也是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與亞洲婦科機器人手術學會理事長,擅長婦科達文西手術。(圖/樑惠明攝)

說起婦科達文西手術,許多患者與家屬第一時間聽聞的,大多是現任雙和醫院顧問醫師賴鴻政教授的名號。除此之外,賴鴻政對癌症研究也不遺餘力,從癌症精準醫學、癌症幹細胞、癌症基因及表基因學、婦科腫瘤到分子流行病學,他發表上百篇期刊文章與專書論文,還跨足基因生技研發,更曾是國防醫學院最年輕的教授。從婦產科跨足機器人手術領域,賴醫師笑說,這也是一個意外收穫,但與他的人生觀有很大的關係。關鍵轉折要從學生時代一場趙寧的演講開始。

●雲林農家小孩 養雞放牛 田地鋤草就是童年

賴鴻政是家中四個孩子的老大,家裡務農也養雞鴨,賴鴻政從小就戴着斗笠、帶着水壺,一下田除草就是一整天。除此之外,他還曾經在瓷磚工廠當童工,把小磁磚依照要求,沾上白膠拼貼成大片磁磚,小小雙手常常傷痕累累,「磁磚表面平滑,背面很粗糙,傷口磨到會痛,」賴鴻政笑着回憶,「後來我會在上工前,先把手指放進白膠裡,等白膠幹了,手就像有一層保護膜。」

雖然沒有時間可以好好讀書,但是賴鴻政在校總是名列前茅,從建中畢業後,考量到家庭經濟因素,又希望進大學「唸書能念久一點」,他選擇進入國防醫學院。

●軍事震撼教育一度萌生退意 趙寧一席演講 改變視野

習慣田園生活,又在建中活得自在,一進入國防醫學院當天就被剃光頭,賴鴻政坦言,曾有一段時間無法習慣軍事教育的高壓與緊繃,覺得誤入歧途,有同學鼓勵他離校重考。不過一場在學校舉辦的演講,改變了他的想法。

「我印象很深,那場主講人趙寧說了一句話,『快樂不是一個地方,而是個方向』,我突然像被打中,豁然開朗。」他振作起來大展實力,以優秀的成績從醫學院畢業。

●別人不看好的都撿來做 意外練就達文西手術技巧

賴鴻政說,小時候他總是看着虎尾溪的堤防,想着總有一天要越過堤防到外面去探索世界。喜歡學術和科學研究、渴望出國深造,賴鴻政選擇了婦產科。當住院醫師時,他總會利用孕婦產後的胎盤和臍帶練習基本縫合,後來剛好遇上機器人手術時代降臨,又引發他的好奇心。

「醫院裡買來了手術機器,可是會操作的人不多,」賴鴻政回想,「不會有人教你操作,必須靠自己摸索、去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他說,越是沒有人看好的事,他越想投入,尤其在婦產科,更少有動用機器人手術的機會。

這回他拜託使用達文西機器的醫生,在手術結束後先不要關機,讓他利用畸零時間練習手感,慢慢讓技術純熟後才用於臨牀治療,卻意外在婦科機器人手術領域闖出一片天。他也不藏私,總是樂於提攜後進,成立婦科達文西手術觀摩中心,提供專業醫師學習的機會。

●「多元、適量、不極端」 從職涯到生活 謹守7字箴言

忙碌的賴鴻政有一套自我管理準則。他記得大三時一次考試的震撼教育,「那次我交卷後,才猛然發現原來背面還有考題,」他趕緊去找老師尋求補救,「老師雖然很溫和聽我說,但他堅持不讓我補考。老師提醒我:錯了就是錯了,沒有辦法回頭,一定要隨時謹慎,後果要自己承擔。」

老師的教誨他除了在職涯上謹記,也用在日常生活。原來50多歲的賴鴻政雖然從小喜歡運動,不過幾年前外務太多,少了運動時間,「有次我開車,突然驚覺以前都可以轉頭看後面,怎麼現在轉不過去了,」這也才注意到連走路也會喘,體力在無意間大流失。

賴鴻政說,他雖然喜歡運動,但是不會過量也不只專注在一種項目,即使是運動也要講求「多元、適量、不極端」的養生原則。(圖/賴鴻政醫師提供)

「身體狀況也是要自己承擔,不能老靠別人對你耳提面命、不斷提醒。」賴鴻政說,他開始自主跑步、騎自行車、爬山,近來也參與越野路跑。今年他甫卸下雙和醫院副院長職務,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將自己的體能訓練到更健康的狀態。

不過賴鴻政說,他雖然喜歡運動,但是不會過量也不只專注在一種項目,他曾經看過像得了「球癌」的友人,只打某一種球類打到受傷;也有人急於挑戰極限,結果傷後反而需要更多時間復健。

賴鴻政還提到,飲食也是一樣。許多患者常問他,癌後可以怎麼吃,「聽到我說都可以吃,有人想說這醫生怎麼這麼隨便。」

「但是食物本來就要均衡攝取,重點就是不過量,」他舉例,有人聽說山藥營養好,結果一天三餐都吃山藥;覺得木瓜好,就吃到連雙手都變黃,這都是極端。

「就算是對健康再好的事,都要多元、適量、不極端,」賴鴻政強調,「極端作法可能會有一時的效果,但是通常一波過後就沒了。」他描述,就像賽跑衝刺,全力衝過之後就會氣力耗盡,反而沒辦法走得長久。「健康的態度就是不慍不火,但一定要持續長久,效益就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