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何以十年?

十年前的今天,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發放了4G牌照,屬於智能手機的黃金時代開啓。

那時,絕大多數人換上了智能手機,不過,它大概率是辦套餐送的“中華酷聯”之一的手機,而大概率,它有着毫無質感可言的塑料外殼,一塊昏暗且分辨率不太高的屏幕,甚至還有着一些人至今仍然懷念的可更換的電池和3.5毫米耳機接口。最後,它一定裝着莫名卡頓的系統,以及大量從來用不上的軟件。一些嚮往美好的年輕人,開始着手於合約機破解、刷機……他們未來是極客,是開發者,也是日後小米、一加和魅族等品牌最早一批用戶。

就在這場信息技術迭代的浪潮下,移動互聯網與中國科技互聯網企業萌芽,一些變化悄然發生。

在4G落地前後那幾年裡,實惠的合約機的確讓中國的普羅大衆快速“觸網”,但它們的產品很難讓人喜歡,更何況它往往還綁定了兩三年的合約鐐銬。彼時如果我們想自己買部好一點的手機,得去電子城裡找找“水貨”,國外大牌,品質上乘,用起來還有面兒,但不論價格還是售後,都勸退了大多數消費者,也讓“水貨”手機始終未見光明。

智能手機,孕育着潛在的萬億市場規模,很多人都盯上了這塊大蛋糕。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線下,從功能機時代誕生的品牌們,建立了遍佈中國的銷售渠道,其中的佼佼者是華爲、OPPO與vivo,發展成爲今天手機市場的主力軍;在新興的線上市場,則是以小米、魅族和一加爲代表的新銳手機品牌,通過電商在線直銷,打造出一代代性能更強的手機。

十年後回頭看,這三家企業,可以被認爲是中國“互聯網手機”概念的三個代表,他們是首批改變市場玩法的關鍵玩家。今天我們放心地在電商買手機、電腦,也許都要感謝這些最早吃螃蟹的公司。

不過,這三家企業有着截然不同的基因——魅族從MP3播放器轉行去做手機,做手機也強調美學;雷軍從軟件行業起家,小米的起步也從系統開始,至於硬件則有一時的名言“沒有設計是最好的設計”。

與前兩者都不相同,一加的劉作虎,則是一名真正的產品經理,曾經親自泡在海外影音論壇上,跟用戶們一起調試討論,最終把OPPO的藍光播放器做到全球業內盛名,也在OPPO探索智能手機階段裡,將OPPO Find系列打造成與萊昂納多小李子同樣聞名的手機產品。

2013年12月17日,劉作虎宣佈成立一加手機,喊出“不將就”三個字,只因爲他覺得當時大部分產品沒有那麼好,而好的又特別貴,價格和品質很難平衡。

正是基於這樣的洞察,2014年4月,劉作虎正式發佈了一加的首款手機,搭載了頂級高通驍龍處理器和當時最大的內存。在沒有按照稿件演講的情況下,劉作虎說出了那句後來在業內廣泛流傳的話:

“手感真xxx好!”

今天我們再回過頭看這句話,會發現一加把它代表的“不將就”理念貫徹了十年。

一加手機1的手感好,在於它第一次爲冰冷的手機產品引入了肌膚觸感的babyskin白色後蓋,這就是CMF的創新——顏色、材質與工藝。後來的一加,還拿出了竹子、芳綸纖維、蝕刻玻璃等等材質,人們才知道原來手機後蓋還能這麼玩。

銷量會證明產品的好與壞。2014年年底,一加1的銷量突破100萬,其中有60%賣到國外。當年,紐約時報對一加1評價道:"用過最好的智能手機之一。"能得到海外媒體的高度評價,是當時對國產手機最有力的背書。其它海內外媒體的好評紛至沓來,甚至有人認爲一加買了水軍。

現在我們可以說,一加手機1對於這家公司未來的十年,走出了關鍵的一小步。在第一部手機上體現的關鍵特性:頂配性能、成熟設計、材質工藝創新、國際化……它們都是一加成功的基礎。

其次,對於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來說,以一加爲代表的最早一批的互聯網手機,完成了對行業與消費者“什麼是好手機”的產品啓蒙。國產手機品牌可以做出媲美國外品牌的產品,而消費者不再掙扎於合約機的泥濘,人們發現原來手機這種東西也可以像工藝品一般精緻。

最後,對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生態而言,更強大、更普惠的國產智能手機,爲新的應用軟件打下了物質基礎。2013年前後,是4G商用、國產手機普及;再過兩年,“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成了科技圈的主旋律。今天還有很多人懷念那個遍地黃金的時代,來自全球的海量風險資金,通過風險投資這個管道源源不斷進入中國,灑向科技行業的青年志士,並最終在遠東的沃土上變成一個巨大的宏觀經濟的增長,助推出一個長達十餘年的繁榮的週期。

就在一加發布手機的同一年,2014年6月,運營商的手機補貼結束,辦套餐送手機比拼大賽落下帷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手機行業的未來將屬於自由競爭的市場,但這個市場的頂點,來得比想象得早了一些。

誰也想不到,4G商用僅僅兩年後,2016年,中國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歷史性見頂。根據IDC曾經發布的數據統計,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達到4.7億部,而在2022年,這個數字已經降到了3億以下。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見頂是早晚的事情——伴隨着智能手機產能提升、滲透率的提高,智能手機市場早晚會變成存量市場,更多服務於消費者的替換需求。在2016年前後,智能手機的影像能力、硬件性能、軟件優化、快充等能力都已經有了階段性進展,智能手機變得更耐用、換機週期被進一步拉長。

蒸蒸日上的手機市場,開始嗅到一絲寒意。回頭看,那時手機市場有點像是巨頭們的遊戲——2016年,在前五大廠商之外的“Others”們,共計出貨了1.57億部手機,相比2015年有着顯著的下滑。留給“Others”的機會不多了。

在存量市場裡,各家拼的是什麼?消費端換機週期拉長,移動互聯網生態完善,意味着用戶與手機接觸的時間越來越多;雖然智能手機的基礎功能已經相當完善,但用戶仍然會有一些個性化的需求。一切又回到了原點:用戶爲中心。

“Others”大多都消失了,但一加成了活下來的少數派。

爲什麼是一加?答案都寫在一加基因裡:做好產品,而好產品的核心是來自用戶底層需求。

一加首先抓準了對於用戶最顯性的性能需求。性能之於手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IT人們總說一句玩笑話,Andy gives,Bill takes away——以英特爾爲代表提供的硬件升級,總會被以微軟爲代表提供的軟件升級消耗掉,即爲安迪-比爾定律。這個定理是科技行業硬件與軟件扶持成長的簡單表現。

智能手機上也是如此。當討論手機時,人們常常說卡,這就是硬件性能被軟件消耗過多的表現,也是讓消費者最難受的事情。

2016年,一加再次拿出了全球好評的新品,一加手機3。在當時一加手機3搭載了6GB內存與UFS2.0存儲空間,被網友和媒體譽爲“旗艦殺手”——高端性能旗艦的定位,是一加在市場寒冬活下來的關鍵因素。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做旗艦“的一加在性能上不輸於任何對手;而在軟件優化上,那些年的一加也是最願意給系統做減法、在流暢上做更多優化的手機公司。“我整天在家裡就是不停地劃劃,就是調這流暢性。我們專門有一個團隊就是整天研究怎麼做的更流暢、更快、更省電、更穩定就幹這活。快、穩、省,纔是手機應有的本分。”在2017年,劉作虎就曾經這樣說,那幾年的一加發佈會,他們經常把這種細微之處的優化,端到消費者面前去解讀。

在劉作虎眼中,一款好產品,優秀的不能只是性能,經久耐看的設計也是高端手機的必要元素。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手機變成人們日常打交道時間最長的科技產品,這也是一加手機“手感”如此深得人心的原因之一。劉作虎對手感的打磨幾乎到了偏執的地步:比如在一加手機3上,劉作虎說爲了打磨一個摸起來是弧形,看起來又平整挺直的弧線,打磨了N個版本,倒角的工藝把富士康的加工能力推到極限。

難能可貴的是,一加在打磨產品上,往往要看到消費者自己沒有發現的核心訴求,甚至是對行業趨勢的判斷。2017年國內手遊MAU已高達5.98億,但當時手機市場上主流的旗艦機型屏幕刷新率都維持在60Hz,對於有着高要求的用戶,尤其是對遊戲玩家來說,缺陷已慢慢凸顯出來,性能和用戶體驗的匹配迫在眉睫。

2019年,帶着對用戶體驗的全新思考,一加發布了搭載90Hz屏幕刷新率的一加7 Pro。高刷新率、高色準的屏幕,提供了更流暢的動效和更佳的遊戲體驗,也引領了行業發展的方向,加速了當今遍地高刷屏的進程。

正是這種對於旗艦單品的極致追求,使得幾年後的一加在全球高端市場一度成爲僅次於蘋果、三星、華爲之後的第四名。2016年到2019年那幾年裡,一加好幾次成了引領市場趨勢的領頭羊。

在做好產品,衝進高端之後,一加有了更健康的經營狀態。高端產品擁有更大的溢價權,單品大出貨量則能從供應鏈裡摳出成本優化空間,專注線上降低履約成本,企業可以在整個行業下行的年份裡成功存活。“做企業不掙錢那是扯淡,所以大家千萬不要相信這句話,因爲這不符合商業邏輯,錢是一定要賺,就是看怎麼去賺。”劉作虎曾經這樣笑稱。

不過必須說,“小而美”必然不是一個品牌的終局,而是一個時期的姿態。企業想要穿越週期,總歸是要到大衆中去。於人,爲更多人帶來技術的福祉;於己,尋求品牌的成長。

2020年6月和2021年6月,劉作虎和一加先後迴歸OPPO。

這是一個恰到好處的時間點。近幾年,手機行業的創新進入深水區快充電池、系統優化、移動生態等關鍵的研發方向都需要空前的人力支持。另外,一加也得以進駐OPPO的線下渠道網絡,銷售和售後上有了質的飛躍。

更重要的則是,在OPPO體系裡的一加,有能力可以做一個更“卷”同行的產品了,這就是2022年誕生的一加Ace系列。

如果讓我們用一個詞來總結一加Ace系列的定調,那大概就是“旗艦體驗普及者”。我們是這樣理解它的:在硬件預算低於旗艦的狀態下,用幾乎一致的優化策略,爲更多消費者爭取性能表現,把行業標準卷得更高——就好像汽車裡有超跑,也有“小鋼炮”車型一樣,而以特斯拉爲代表的電動車,反過來倒逼整個行業提高出品質量。

2021年,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正式舉辦,此後連續三年消博會都倡導堅持“精品路線”。手機作爲消費電子行業最大的品類,已經進入存量市場,此時的競爭更加考驗各品牌做好產品的內力。標準從過去的80分提到90分,甚至是95分。只有把產品做好,才能脫穎而出。

過去兩年,一加Ace系列已經讓一加變成增長速度最快的手機品牌之一。2023年京東618期間,一加手機進入京東2000元以上安卓手機品牌銷量TOP 2,全渠道銷量同比去年618增長362%。一加Ace系列的成功,足以讓行業看到走精品路線,以產品力優先的可行性。這就是一加從高端做起,打入中高端市場時所攜帶的勢能使然。

在一加品牌十週年的節點上,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個理性的公司的十年,是一個穿越週期的公司該有的樣子。始終堅持耐看設計與先進CMF的結合,持之以恆的用戶溝通共創,成熟本分的經營理念與商業模式等等。而順勢而爲改變的,是早年過早擴展線下渠道彎路的及時止損,也是近兩年迴歸OPPO,實現技術普惠的“出圈”逆勢成長。

過去十年,是國產智能手機發展的黃金時期。也在這十年裡,行業歷經了動盪與變革。所有參與者或多或少有着自己掌舵的心得,曾經多達6000個品牌的沙場,如今叫得上名字的品牌屈指可數。一加作爲那個時代穿越至今並留在手機戰場上的“少數派”,已經成爲一個難得且寶貴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