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科學家遇刺衝擊中東局勢

11月27日,伊朗資深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小城遇刺身亡,引起各國廣泛關注。伊朗方面稱,這是一次恐怖襲擊。迄今爲止,尚無國家、組織或個人宣佈對此負責,伊朗方面初步認爲此次暗殺行動以色列策劃實施。外界則“屏住呼吸”,觀察伊朗可能作出的迴應。

行動細節衆說紛紜

在法赫裡扎德遇刺身亡後,關於此次暗殺行動的細節可謂衆說紛紜,其中既有“槍手刺殺說”,也有“遙控機槍刺殺說”,社交媒體上出現的遇襲現場視頻和圖片也與新聞報道情況不完全相符。

伊朗媒體最初披露的信息顯示,法赫裡扎德的車隊遭遇了槍手襲擊。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每日郵報》等媒體也支持“槍手刺殺說”。《紐約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事發時,一輛停放在法赫裡扎德車隊附近的廢棄尼桑汽車被人引爆,一支由12名槍手組成的武裝小分隊突然出現,一些人騎着摩托車,一些人從停在附近的汽車裡走出來,並開槍射擊。他們至少朝法赫裡扎德開了3槍,然後毫髮無損地逃離現場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11月30日援引伊朗官方一份報告,又提出“遙控機槍刺殺說”,稱這位伊朗核科學家是被遠程遙控的機槍暗殺。報道稱,11月27日,法赫裡扎德和他的妻子乘坐防彈車外出,有3輛安全人員的車輛隨行。途中,法赫裡扎德乘坐的車輛被子彈擊中,他以爲車輛出現故障,下車查看情況。就在此時,一挺遠程操控的機槍從一輛停在150米外的尼桑汽車裡開始射擊,擊中法赫裡扎德和他的保鏢。隨後這輛汽車發生爆炸。整個事件持續3分鐘。報道還稱,這輛安裝有自動機槍汽車的所有者已不在伊朗境內

分析認爲,媒體前後報道細節不一,可能是隨着調查深入發現新的證據,進而對細節進行更正,也不排除在調查期間,伊朗有意釋放一些錯誤信息迷惑兇手的可能。據專家分析,即便能夠解決遠程遙控機槍精確打擊運動目標這類技術問題,僅靠一輛汽車上的遙控機槍順利完成此次襲擊的可能性也較小。

背後勢力撲朔迷離

伊朗各界認爲,執行此次暗殺行動,僅靠伊朗內部的勢力難以實現。這背後應該有伊朗以外的國家或國家集團支持,被懷疑的對象首先指向以色列。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吉德塔赫特-拉萬希11月27日致信聯合國秘書長和安理會當月輪值主席,稱“有重大跡象顯示以色列對此負有責任”。

伊朗新聞電視臺網站11月30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在事發現場蒐集到的武器上,印有以色列軍工產業標識和參數。美國與伊朗關係專家、美國防大學近東和南亞中心教授賈瓦達・巴哈特表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兩年前曾提及法赫裡扎德名字的事實,使人們相信以色列就是此次暗殺行動的幕後黑手,此舉是其2010年至2012年暗殺其他伊朗核科學家系列事件的持續。”

對此,以色列堅稱毫不知情。11月30日,以色列情報部長埃利科恩表示,自己不知道誰是兇手。對於伊朗可能的報復,科恩表示他們“已經做好準備,正在必要的地方提高警惕”。

同時,也有人懷疑美國難脫關係。分析認爲,此次暗殺行動目的更多在於進一步破壞伊核協議,並擠壓美國新政府未來與伊朗的外交接觸空間。美國務院曾負責核不擴散事務的前官員馬克・菲茨帕特里克表示,伊朗的核項目早已邁過需要依賴個別科學家的階段,此次暗殺行動不是爲破壞伊朗的“戰爭潛力”,而是要破壞處理伊核問題的外交渠道。此前,拜登的外交團隊已明確表示新政府將重回伊核協議的軌道。暗殺法赫裡扎德,就是要在拜登政府上臺前“暗殺”伊核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白宮此次面對法赫裡扎德遇刺事件選擇了沉默。美國多名官員極力撇清關係,但其在中東的一系列舉動耐人尋味。據路透社11月30日報道,特朗普的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本週將率團隊前往沙特阿拉伯卡塔爾舉行會談。此前一天,美軍“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羣已返回波斯灣地區,這被認爲是美國的預防性舉措。

各方關注伊朗反應

由於法赫裡扎德是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此次暗殺又是在伊朗境內發生,令伊朗舉國上下十分憤怒。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11月28日稱,伊朗的首要任務是“對行兇者和下令暗殺的人給予明確的懲罰”。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伊朗掌握確鑿證據,證明此次暗殺與境外某國或國家集團有關,或許會採取軍事打擊方式予以報復。其報復規模和方式,可能與今年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遭美國無人機襲擊身亡後的報復行動相當。當時,伊朗向美國在中東的幾處基地發射彈道導彈,破壞了一些設施,未造成人員傷亡。此外,就在法赫裡扎德遇襲後不到兩天,伊朗議會便通過“解除制裁戰略措施”法案,提出將濃縮鈾丰度提升至20%或更高水平。可以說,某種程度上,蘇萊曼尼和法赫裡扎德遇襲都起到了刺激伊朗推出相關核政策的“催化劑”作用。

多數觀點認爲,伊朗不希望捲入大規模戰爭。在當下美國國內權力交接的敏感期,伊朗應該會盡量降低觸發直接衝突的風險。可以肯定的是,這一事件將給伊核問題前景、美伊關係走向和中東局勢變化帶來新的影響。(劉國慶 樑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