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投資裹足不前 專家憂「昨日緬甸明日臺灣」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14日舉行「2023THIS學術年會」,主題爲「醫療投資 健康永續」,衛福部長薛瑞元(中)、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右)、上騰生技顧問公司董事長張鴻仁(左)等人出席。(鄧博仁攝)

我國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CHE)僅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值9.6%,更持續落後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以緬甸爲借鏡,若臺灣沒辦法在醫療衛生上持續進步,未來將被拋在後頭,呼籲政府應在5年內提升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佔GDP達8%以上。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今(14)舉辦會員大會暨2023年THIS學術年會,衛福部長薛瑞元、健保署長石崇良皆出席致詞,並邀請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中華經濟院副院長王健全等人專題演講。

今年大會主題爲「醫療投資 健康永續」。洪子仁表示,這是呼應今年2月提出的「2023臺北健康照護宣言」,內容指出「健康是投資、不是成本」,在健康上的支出是一項強化生活品質、幸福繁榮的投資。

洪子仁說,1970年代全亞洲第一家百貨公司電扶梯就在緬甸仰光,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說,希望將新加坡建設成和仰光一樣,但近60年過去,由於政治不穩定,很多醫護人員上街頭跟政府對抗,醫護人力缺口更大,緬甸5000萬人口平均餘命只有60歲,每年超過100萬人選擇到泰國、新加坡就醫。這令他聯想到,如果臺灣沒辦法在醫療衛生上持續進步,有可能在下一個階段被拋在後面。

洪子仁指出,新冠疫情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兩度呼籲各國政府提高對醫療的投資,建立強韌的醫療體系,以因應下一次疫情到來。「如果要有更好的醫療品質,請民衆、企業界、政府都要支持健保。」他呼籲政府,2028年前提升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佔GDP達8%,讓我國健康投資水準與國際接軌。

張鴻仁以「全民健保有危機嗎?」爲演講主題,談到全民健保總額制度實施逾20年,最好的時代已逝,二代健保後以「節制浪費、減少支出」爲政策主軸,無法真正促進國民健康,背離健保創辦精神,國民健康的指標遠遠落後星日韓。

張鴻仁指出,新藥新科技快速發展,健保總額制度有一項謬誤,認爲醫療需求是固定的,只需調整物價和年齡結構,導致20年來針對新藥、新科技的預算有如杯水車薪。因此他主張廢除總額預算,或保障健保點值至少0.9元,否則病人將面臨沒有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