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張彬:太陽能汽車未來兩三年可實現量產

崔玉賢/文

“太陽能瞬間轉化爲電能,我們已經見到了希望的曙光。”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張彬在2018上海CES Asia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時,漢能的展臺上展示着一輛太陽能電動車solar A,可以直接將太陽能轉換爲電能,從而打破了電動車對充電樁的依賴。

對於太陽能汽車的未來,張彬非常樂觀。據他透露,目前漢能已經開始與奧迪、一汽、北汽等車廠展開相關方面的合作,未來2-3年太陽能汽車將會實現量產。

薄膜太陽能技術 未來能源的顛覆者

薄膜太陽能屬於新一代太陽能技術,因其環境友好、無污染、成本低、平均發電量高等優勢而被受企業追捧。但薄膜太陽能技術只掌握在全球少數幾個國家手裡。漢能是少數擁有該項技術的企業之一。

張彬認爲薄膜太陽能技術一定會成爲未來能源方面的顛覆者,一定是個殺手級的產品和技術。雖然太陽能瞬間轉化爲電能,在產品開發時需要考慮商業化成本、開發難度等問題,但張彬表示已經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這個技術全球領先,是我們走向世界的技術。剛纔發佈產品搭載的芯片,五個技術指標全部是世界第一,這是美國頂級的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測試的數據。而且是被全球公認的。”張彬表示,“麥肯錫曾經發過一個調查報告,中美技術之間的對比,只有在太陽能領域,我們幾乎是滿分,大大領先於全球,這裡面的核心,漢能的薄膜太陽能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貢獻。”

上海CES展上,漢能發佈了一款新品漢能漢紙,可通過薄膜太陽能技術,隨時儲備電量。據張彬介紹,漢紙發電功率爲12W,如果在陽光強烈的情況下,兩個半到三個小時可以充滿一部iPhone X。

其實,因爲今年發佈的“531”政策,光伏製造業補貼減少,正在向無補貼模式發展,對該產業造成了些衝擊。但張彬表示漢能一直以來就有個非常明確的觀點:未來一定不能依靠政府生存,企業發展最終要靠實力,而不是靠政策扶持,只有用市場的力量獲得未來的發展。

“政府補貼只是一個引領,大家過於依賴政府補貼,反而會削弱你的創新力,新政的發佈雖然有點突然,但我覺得這也是情理之中。”張彬提到。

太陽能汽車未來2、3年可實現量產

此次上海CES展,漢能不僅發佈了自己的漢紙、漢包,還展示了一輛太陽能電動車solar A,可以直接將太陽能轉換爲電能,從而打破了電動車對充電樁的依賴。

據瞭解,在太陽能車發展方向上,對於已經投產的傳統老車,漢能會在車頂上加一些附件,比如說一些快遞車,原來就有蓋,加上一個太陽能薄膜,每天可以多跑二十公里,可以多送四十件貨。

另外,則是新的太陽能車。比如Solar A,以柔性高效的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芯片技術及組件爲基礎,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能實現光電轉化,並結合儲能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等實現對車的精確控制管理。

據瞭解,太陽能車目前漢能正在與包括奧迪、一汽、北汽在內的車廠合作。

“關於太陽能車的商業化,漢能更多是與車廠合作,因此要看對方的進度。我判斷快的話一年多,慢的話兩三年,可以成爲大量量產化的,不會太遙遠。”張彬表示。

據其預測,未來3-5年,漢能太陽能薄膜發電加上電池的技術應用以及汽車輕量化的發展,電動汽車可以續航800-1000公里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