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摔4機 國軍出了什麼事?

一年摔4機 國軍出了什麼事?(圖/多維TW提供)

英文於11月17日才帶領文武百官赴臺東志航基地,爲駕駛F-5E失事的中校飛行官主持規模近乎國葬的葬禮,爲F-5E失事的政治效應止血。不料當天傍晚,傳出又一架花蓮基地第5戰術戰鬥機聯隊的F-16戰機再傳失事,起飛2分鐘就失去訊號,極可能是飛機直接衝入太平洋飛官爲45歲的上校聯隊作戰隊隊長蔣正志。消息傳出,再度震驚臺灣

國軍今年被媒體稱爲「軍運不佳」,一年摔了4架軍機海上、陸地的非戰爭折損人數,總共高達15人,這已不是一句「軍運不佳」可以籠統帶過。對照2017年11月7日,空軍幻象2000-5戰機於臺灣北端彭佳嶼海域失事的前例,至今連戰機殘骸與人員遺體都無法尋獲,此次F-16戰機是直接衝入太平洋海域,跟彭佳嶼的大陸棚海域水深難以比擬,故此也可推斷,F-16的救援行動,希望相對渺茫。

此次墜毀的F-16A Blk20戰機(編號6672),系屬於並未進行構改工程至F-16V的老批次戰機,擔負的是面對來自太平洋的軍事威脅,進行海空作戰的重要單位,具備有全球唯一使用F-16戰機進行空射型魚叉飛彈進行攻擊的重要戰術單位。爲何才起飛短短2分鐘就從雷達幕消失?起飛過程中是否受到任何無可挽回的破壞?如果機件沒有問題,人爲因素爲何?

疲兵效應 逐漸浮現

由於F-16A的發動機壽限還不到一半,機體檢修程式完備,故機體和機件失靈的可能性很低,根據國防部初步公佈的調查報告,戰機在夜航起飛之後短短2分鐘,就以時速高達500英里的高速衝入海中,突然發生「空間迷航」或其他因素,都很不合理。

從報告上看,人爲操作疏失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已有檢討朝向臺灣空軍作業能量,是否在近期解放軍機艦頻繁繞臺、穿越中線以及挑戰臺灣西南空域等戰術動作下,嚴重加大飛行員的值勤極限,不僅導致裝備嚴重耗損,對於人員的精神壓力與值勤分量,也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增加,才導致此次失事?

因爲少子危機,由來已久的空軍飛行員缺員的問題日益嚴重,且已經成爲最高國防機密。目前戰機飛行員與實際值勤戰機的比例爲多少?能否維持北約標準?軍方一律噤口不言。

日本航空自衛隊也面臨相同的困境。2017年至今,日方緊急升空攔截解放軍戰機的次數,急速攀升,根據日本防衛省的預算書顯示,日本爲了維持其主力戰機F-15J/的緊急升空能量,其2018年至2019年的整補維修預算,增幅竟然高達198%,相當驚人。

菁英流失 國防危機

對於F-16的失事,是否與近年來解放軍機艦繞臺、穿越臺海中線、挑戰西南空域,造成空軍任務繁重所致?國防部已於第一時間否認上述推斷。且17日晚間的夜航訓練,都是表定的正常課程,當夜晚間天氣晴朗,可見度達7,000英尺,可排除天候因素,而機件並未因解放軍軍機的戰術動作的壓力而有疲乏現象,一切都在正常範圍內。

而2020年一整年摔掉4架軍機,除了折損一名現役參謀總長外,F-16A失事如果沒有意外,也折損一名上校聯隊作戰隊長,屬於國軍空軍極菁英人員,培養一位飛官至上校作戰隊長,國家耗費資源不可記數,且其值勤接戰經驗豐富,又是頂尖的F-16戰機資深飛官,飛行時數超過2,230小時,是菁英中的菁英,折損一人,對臺灣戰力的打擊便不容小覷。

至於國軍是否要針對今年一年摔4架軍機,進行任何檢討?如今回顧看起來,從年初的UH-60M黑鷹直升機撞山事件開始,及至後來的OH-58D戰搜直升機墜毀,加上F-5E戰機墜毀,前案事故調查報告皆未直接公佈給輿論,年初的UH-60M撞山事件,國軍方爲了事故原因,甚至還與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對罵,甚至準備興訟。事因運安會的初步調查報告,破壞了國軍在事故時炮製的一連串造神故事,直接指名是駕駛員訓練不夠、遇到非預期地形反應不及而撞山,此事破壞了軍方形象,故不惜興訟維護面子。

而後續OH-58D的失事鑑定報告,至今未出爐,僅剩下國軍方大規模地辦理「緬懷國軍英雄」葬儀事項。此次失事造神故事如出一轍,駕駛員爲了躲避民房,故犧牲自我墜毀在機場內。此故事至今依舊流傳臺灣輿論,無人戳破其不可靠性。而對於OH-58D的機件老舊、是否有MLU中期性能提升的穩妥規劃等,國軍一律沒有迴應。

而纔剛剛造神完畢的F-5E墜機事件,神話故事也如出一轍,中校駕駛員爲了迴避民房,改在海面迫降造成死亡。也因爲這個神話故事不可破滅,國軍方將駕駛員破格升任中校,且葬在國軍「烈士墓園」。總統蔡英文、國防部長嚴德發高規格地辦理國葬,擡高全民集體情緒,在此「勒索效應」下,對於該機事後倉促退伍計劃、以及後續勇鷹機種的性能質疑,統統都被埋沒到非理性的「全民致意」氣氛中,沒有一點敢於檢討的聲音提出。

國軍今年是否真的「軍運不佳」,見仁見智可受公評。但從年初的黑鷹直升機撞山便可知,空軍的人員訓練出了問題。國軍以往標榜「空軍人員素質全亞洲數一數二,即使解放軍戰機數量數倍於臺灣,但是臺灣擁有人員素質絕對優勢足以抗衡」的說法,是否要修正了?

抵銷戰略空耗國軍

臺灣正面臨迅速少子化的社會危機,直到2040年,此危機將會以倍數速度呈現,社會高齡化將領先全球。面對人力、人員素質的不足,國軍無法招足符合軍事戰略體制規格的兵員,故不僅在軍事投資上,在人力投入方面,臺灣也陷入北京「抵銷戰略」(Offset Strategy)的陷阱。

臺灣死守「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戰略指導,這種戰略就是拚人海戰術,故國軍要維持20萬左右的作戰人員,但是多半人員被綁死在地面戰場。至於海上與空中戰場,人員更加吃緊。這個危機的徵兆,從近期的頻繁戰機失事便可看出端倪。

反觀空軍戰機、軍機駕駛員缺員的現象,一直不被國軍重視,人員短少,新戰機卻越買越多,人員素質危機,恐怕正在快速發酵。

如果國軍還是一味地想用幻想出的神話故事,來吹捧死傷官兵如何爲國奉獻,用此種情緒勒索的方式來操縱輿論,而不思檢討整體軍備中的人員素質、人力規劃以及訓練體制等老舊通病,那麼,在人員短缺情況持續惡化下,爲了維護龐大的老舊體制,國軍是否會有更多的犧牲與失事?答案不卜可知。

《多維TW》月刊0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