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逼迫中國民企創新 李義平:抗風險能力較低

疫情重創大陸中小企業。(圖/翻攝中新網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經過2月的低迷後,中國企業於3月中旬起,陸續啓動復工復產步伐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坦言,當前經濟形勢對中國民營經濟影響較大,因爲不只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也較差,估計未來將有一批跟不上市場變化的企業被淘汰,能進行創新的企業將會活下來。

針對疫情期間對經濟社會造成的衝擊,李義平在接受《中新社》訪問時,做出上述表示。他說,這與民營企業自身的特點有關,比如製造業,民營企業一般處於產業鏈的相對低端,一旦產業鏈出現問題,這些企業易受影響;服務業方面,受防控措施限制,市場消費減少,對民營經濟發展影響很大。

上海復工後地鐵情況。(圖/翻攝自上觀新聞

因此,針對一些民營企業可能終止營運、破產重組。李義平說,跟不上市場變化的企業將被淘汰,適合市場情況和經濟環境、能進行創新的企業將會活下來,產業產品結構由此得以提升,這是市場經濟基本規律

形容,中國民營經濟發展是「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沒有課本的說教。當前企業需要有核心技術、有具備競爭力的產品才能生存,單靠補充資本是不夠的;同時,也應瞭解政府協助企業的優惠政策

李義平強調,疫情可以倒逼企業提升產業結構,這也是民營經濟的機遇之一。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不可以再粗放進行。他也建議政府,應進一步減稅降費,減輕民營企業負擔,繼續創造良好營商環境,同時,不宜實行強刺激的政策,應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的平衡,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月全大陸失業率明顯上升,他補充,這主要是因是中間環節不暢通,一方面很多工廠開工缺工人,另一方面很多農民工無法出去打工,政府有關部門應着手解決此問題,和從長遠鼓勵創業、加強勞動密集型產業業者培訓

►越想越不對勁!OL 賺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