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聲/腎友元宵怎麼吃 淺嘗小湯圓或鹹湯圓

腎友可吃紅白小湯圓或鹹湯圓過節。本報資料照片

傳統上,過完元宵節才真正過完新年,但並非人人都可以吃元宵過節,尤其腎臟病患不建議食用過量且有餡料的元宵或湯圓,避免過多蛋白質、磷、糖分,專家建議可改吃紅白小湯圓或客家鹹湯圓;另養成4個日常小習慣,更有助於預防或減緩腎臟病惡化。

週六就是元宵節,元氣網的Podcast「元氣醫聲」與「慢病好日子」聯手製播元宵節特輯,請到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運長吳苡璉分享,她指出,湯圓、元宵由糯米粉製成,雖屬全谷雜糧類,但有一定比率品質較差的蛋白質,腎臟病患吃太多會傷腎,若有包餡,磷及糖分也易超標,建議吃紅白小湯圓或客家鹹湯圓,控制血糖且享受過節氣氛;健康人則要注意甜湯、全谷雜糧類帶來的熱量。

多運動勿吃太多 多喝水控糖

有腎臟病家族史的吳苡璉重視日常習慣的養成,她分享,平時多運動能消耗熱量,並感受飽足感,勿因嘴饞吃太多,要多喝水,幫助新陳代謝,但久經熬煮的湯或雞精、蜆精等補品,熱量、鹽分、鉀、磷皆高,不適合腎臟病患飲用。

定期健檢追蹤 注意3項數值

此外,一天精製糖攝取不宜超過總熱量10%,若一天需攝取2000大卡,則僅能攝取精製糖200大卡,1克精製糖有4大卡,換算下來,一天精製糖攝取不宜超過50公克。吳苡璉說,精製糖最主要的攝取來源是飲料,現在超商、手搖飲料店的飲料在瓶身、菜單或官網幾乎都有營養標示,民衆購買前須詳細閱讀。

民衆可定期健檢追蹤腎臟健康,並注意肌酸酐、腎絲球過濾率、蛋白尿的數值是否合格,有肥胖、糖尿病、年老、高血壓、用藥、痛風、家族史、抽菸者8大高危險因子者更需注意。

但即使數值異常、患有腎臟病,仍會視病情嚴重程度分期別,未必需要洗腎,患者尚有機會透過服藥、改善生活習慣等方式延緩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