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億」平潭磁吸臺灣? BBC:臺商賠百萬成走私天堂

福平鐵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2011年力推建設福建平潭,當時外界推測,「磁吸效應」可能對臺灣造成重大影響。然而,事隔7年,平潭島上的人煙稀少,連叫車都不太便利,使得臺商黯然退出,還成爲走私者的天地

據《BBC中文網》報導,從臺北乘船到平潭只要3個多小時,陸方曾宣稱要以「一天一個億、一天一個樣」推進當地基礎設施,吸引更多臺灣人投資與生活。不過,記者實際到現場卻發現,雖然平潭島的硬體建設有所進展,免稅市場與新建築等也都開始營運,但遊客數量低,不少店員還站着在聊天

在平潭建設中,2014年開幕的「臺灣商品免稅市場」最受矚目,當時打出臺商第1年免租金,第2年押金減半等優惠,不少臺商爲之心動,紛紛投資開店,剛開張的時候,還有210家臺灣店家入駐。

▲平潭是離臺灣最近的中國海島。(圖/平潭網)

如今,不少臺商退出,經營酒廠顏有成就是1個例子,他2年賠本30萬人民幣(約140萬臺幣),發現平潭沒有吸引到足夠的人潮,並於2016年10月決定退場。他提到,4年前剛起步時,本地人經營佔了半數,現在做生意的大部分都是當地人,臺灣人只剩3分之1。

曾任「促進平潭開放開發顧問團」的臺籍顧問李重德表示,這些商品都由本地人使用個人的限額去購買臺灣免稅品,接着轉賣獲取利益,等同成爲「走私者的天堂」。

另外,2015年開始運作的臺灣創業園,總共有36棟大樓,內含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中小企業總部等,但BBC記者所見,許多空間都沒人,周遭靜默。擔任國企平潭自由貿易區兩岸發展公司副總經理的林智遠2年前與家人來到此地,他指出,現有300個企業進駐園區,一半是臺資企業,臺籍員工佔20%左右;此外,創業園還提供1500到3000元人民幣的津貼

相關人士提到,園區呈現低迷的氣氛,主要是一些公司爲了退稅政策,雖把總部遷到園內,但並無很多員工在裡面工作,也有部分像是「空殼公司」。報導指出,臺灣對平潭的反應冷漠,陸方對當地的宣傳也緩了下來。

雖然平潭本身就人口稀少,冬季也寒冷,平潭臺商協會會長李雲輝卻仍看好當地的前景,他認爲,中國大陸的國家政策有助平潭發展,這裡還是繼海南島外的第2個國際旅遊島,相關細節2到3年內會再公佈。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