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債養股」創造每月9萬現金流 理財達人:記錄收入比支出更重要

圖文/今週刊

早期在上市科技公司上班的郭俊宏,第一次認購自家股票股價就在一年內從15元飆漲5倍,在那個臺股大多頭的年代,不論臺股還是海外股票基金都是「賺多賠少」;可惜,2000年遭遇網路泡沫,在臺股受傷後,他才老老實實從記帳節流開始,重新儲備資金,做好投資理財規畫,甚至學出心得,還考上CFP(國際金融理財規畫師)的證照

「以債養股」 創造每年固定收入記帳,一開始只記錄每月支出,郭俊宏不否認,透過不斷檢視消費行爲,的確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減少浪費效果。「但這樣的記帳動作卻沒法持續……。」

「後來,我決定記錄收入。」這個小小轉變,讓他的筆記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功能。簡單來說,單純的支出筆記,能夠讓你思考如何節流,而當記錄收入之後,「很自然地,就會思考如何開源。」郭俊宏回憶,當時連續記了幾個月,會對「靠固定薪水無法變有錢」這件事開始有感,於是,設法創造穩定現金流的想法油然而生,固定收益債券基金,就成了他的解方之一。

十年前,郭俊宏開始紀律投資年配息7%以上的債券型基金,以三年爲一個多頭循環週期,期間他會把「配息再投入」拿去買股票或股票型基金,透過「以債養股」創造每年固定的現金流。

「基金理財就好比運動,要持之以恆,效果纔會顯著……。」有固定運動習慣的郭俊宏分析,以一個月薪4萬元、27歲的上班族爲例,若拿每月收入的三成,約一萬二千元試算假設定期定額買股票型基金的年預期報酬是10%,每三年爲一週期,三年後可累積到五十萬元,再將這50萬元單筆投入配息基金,以7%配息率來算,每月就可獲得將近3000元配息。

他繼續推算,隨着薪資水準提高,之後,若再將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型基金加碼到月扣15000元,仍以三年爲一週期,以此類推,估計45歲時,月配息收入至少有32400元。光是這樣試想,用配息基金創造穩定現金流,就是一個安心賺的理財方案

寫下市場變數 隨時留意減碼警訊

當然他也知道,真實世界裡,經濟環境不可能乖乖依循着自己的盤算,因此,一方面必須嚴格篩選基金,並嚴設停利點,另一方面,也得在筆記上隨時記錄可能影響投資計劃的大環境變數。

在篩選固定配息基金部分,郭俊宏會透過「巨亨網」之類的網路基金平臺,先做投資池的篩選,條件包括年化配息率爲7%、晨星評級超過 三顆星,並搭配觀察三年總報酬率,在同類型基金先取前四分之一,再搭配過去三年夏普值大於0.5的基金。

在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型基金部分,重點則是設定停利,他的基本原則是獲利10%以上即考慮贖回,待回跌後再投入,並重啓定期定額,目前包括陸股與美股基金,都是他持續扣款的標的

對比當年記帳本「收入」欄只有「薪水」一項來源,如今,他的EXCEL檔有着多種基金收益紀錄,薪水反而像配角。(閱讀全文…)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136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軍公教年金改革」,老師鐵飯碗不保?2筆現金流,做好退休理財規劃存股670萬元,每年卻仍透支17萬?小心「現金流陷阱」吃掉你的退休金被動收入破六萬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