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淨申購額近1700億元,股票型ETF總份額再創新高

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龐華瑋 廣州報道4月以來,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全球資本市場震盪。在此背景下,匯金公司、中國國新、中國誠通等“國家隊”果斷出手,借道ETF增持A股,近期股票型ETF總份額創出歷史新高。

來自格上基金的數據顯示,上週(4月7日至4月11日,下同),ETF市場共獲得2184.28億元資金淨流入,創有數據記錄以來單週淨流入量歷史新高。

其中,上週股票ETF淨申購金額近1700億元。特別是中央匯金重倉的4只滬深300ETF(華泰柏瑞、易方達、華夏、嘉實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淨流入資金近1000億元。

在“國家隊”增持背景下,近期股票型ETF總份額創新高。Wind數據顯示,4月9日,股票型ETF的份額一度達到歷史最高點20450.50億份。截至4月14日,股票型ETF的份額爲20431.16億份。

股票型ETF總份額超2萬億份

截至4月14日收盤,滬指漲0.76%,深成指漲0.51%,創業板指漲0.34%。這是A股連續5個交易日反彈。

拉長時間來看,上週A股市場整體表現是先抑後揚:上證綜指跌3.1%,深證成指跌5.1%,創業板指數跌6.73%。而科創50最爲抗跌,下跌0.63%。港股市場同樣有所下跌,恆生指數下跌8.47%。總體上,近期大盤股強於小盤股。

上週A股市場日均成交額在1.6萬億元左右,較前一週(3月31日至4月3日,下同)的1.1萬億元大幅提升。

從行業表現看,上週A股市場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4個行業上漲。其中,農林牧漁、商貿零售、國防軍工表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爲3.28%、2.88%、0.28%,主要邏輯是貿易摩擦升級背景下,農業、食品等板塊受影響較小,出現類防禦屬性的特徵。而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機械設備、通信、電力設備表現居後,漲跌幅分別爲-6.78%、-7.67%、-8.09%。

在此背景下,上週股票型ETF周度收益率中位數爲-4.06%。寬基ETF中,上證50ETF漲跌幅中位數爲-1.61%,跌幅最小。按板塊劃分,大金融ETF漲跌幅中位數爲-3.74%,跌幅最小。按主題進行分類,芯片ETF漲跌幅中位數爲1.20%,收益最高。

總體來看,上週漲幅居前的ETF跟蹤標的主要聚焦在農業、芯片板塊。

從成交額來看,上週主要寬基指數成交額均有所上升。行業方面,農林牧漁、商貿零售、國防軍工收益靠前,收益分別爲3.18%、1.19%和0.88%;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通信、傳媒收益靠後,收益分別爲-7.76%、-7.48%和-6.88%。

Wind數據顯示,4月9日,股票型ETF的份額突破2萬億份,一度達到20450.50億份,相比前一週增加近750億份,創歷史新高。不過,在4月10日至11日,股票型ETF的份額出現小幅淨贖回,截至4月14日,股票型ETF的份額有所下降,爲20431.16億份。

從規模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股票型ETF最新數據爲29107.41億元。

Wind數據還顯示,股票型ETF上週成交額激增,日均成交達1392億元,相比前一週的752億元,大幅放量85%。

格上基金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4月以來股票型ETF場內實現淨申購逾889億份(滬市536.7億份,深市352.3億份),創年內新高,且超過2024年單月最高淨申購額(847億份)。淨申購主要集中在4月7日(355.2億份)和4月8日(381.4億份),顯示資金在A股大跌時進場抄底的堅決態度。

A股估值有望修復

近期,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A股震盪之後,中央匯金等“國家隊”迅速出手穩定市場,增強市場信心。

“上週A股市場劇烈震盪,但股票型ETF與跨境ETF合計逆勢淨流入約1900億元,背後是以中央匯金、中國國新、中國誠通爲代表的‘國家隊’聯合央行、國資委等多部門,通過股票ETF增持、再貸款流動性支持及險資權益配置鬆綁等‘穩市組合拳’,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真金白銀’凸顯政策託底決心。”永贏基金表示。

4月7日,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國家隊”紛紛宣佈增持中國股票資產。其中,中國國新以專項再貸款增持,首批金額800億元。

4月8日,中央匯金公司明確表態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並首次提出類“平準基金”定位。央行同步宣佈,將通過再貸款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資金支持,形成“政策工具—資金渠道—市場操作”的閉環。

同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將部分償付能力充足率檔位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限上調5%,最高可達50%。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近日也表示,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同時近期將繼續增持,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

以中央匯金爲代表的“國家隊”的出手,大大改善了投資人的信心。自4月8日以來,A股已連續5日反彈。

來自國信證券的數據顯示,上週股票型ETF淨申購1696.30億元,總體規模增加847.30億元。

其中,在寬基ETF中,上週“國家隊”重倉的滬深300ETF被淨申購最多,接近1000億元,爲985.07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4月8日,股票型ETF淨申購罕見高達1097億元,單日淨申購額創下新紀錄,排名歷史第一。而4月7日,股票型ETF淨申購也高達706億元,排名歷史第三。

4月以來,4只滬深300ETF“吸金”近1000億元;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上證50ETF“吸金”均超百億。

業內人士指出,上週資金借道ETF買入規模超2000億元。

而按板塊來看,消費ETF淨申購最多,爲41.30億元;按熱點主題來看,軍工ETF淨申購最多,爲20.97億元。

來自民生證券的數據顯示,上週滬深300、中證1000、中證500、上證50等相關的ETF被主要淨申購,與A500、券商等相關的ETF則被淨贖回。將指數拆分來看,ETF主要淨買入TMT、金融地產、醫藥、電新、食品飲料、機械等板塊。

此外,商品市場資金流向上,上週,內地黃金ETF淨流入居前,合計淨流入140億元左右。

瑞銀還估算,保險公司、公募基金與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別爲中國股票市場帶來10000億元、5900億元與1200億元的淨流入。

有機構判斷,A股短期已進入底部,4月下旬或有更多增量政策出臺,因而中期對A股市場持樂觀態度。

對於後市,格上基金研究員焦冰認爲,關稅風暴對ETF市場的影響既有短期也有長期,短期擾動一是風險偏好下降,導致投資者短期避險情緒升溫;二是資金分流,部分資金可能流向黃金ETF等避險資產,如4月10日黃金股票ETF漲幅居前。而長期影響爲行業或引起分化,關稅對出口依賴度高的行業影響較大,如有色金屬。

焦冰指出,展望未來,A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關稅影響後有望估值修復,帶動股票型ETF收益反彈。同時,後續或有更多增量政策出臺,如消費政策加力、地產因城施策,支撐ETF市場表現。“國家隊”將繼續通過ETF增持,發揮“穩定器”作用,引導市場預期。

永贏基金認爲,當前市場分化映射出關稅影響下的三重交易邏輯:寬基與紅利資產成爲政策託底與避險需求交匯點;科技板塊受關稅影響與自主可控催化雙向影響;消費及農業板塊主要反映內需政策預期。後續需重點關注二季度降息窗口與專項債發行節奏,若關稅影響從情緒擾動轉爲上市公司盈利下修,市場可能面臨二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