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張琪凱 虛與實的微觀論證

圖文非池藝術融合中西創作美學複合媒材裝置藝術,是張琪凱獨樹一格的創作語彙,1992畢業中國美術學院,隨後赴義大利米蘭國立美術學院獲得碩士,談起中西美術教育的異同,張琪凱有着深切的體會。中國的美術教育建立於傳統寫實表現西方系統之上,注重表現的技法繪畫基本功,而西方的美術教育則較爲自由,頃於培養藝術家的開闊思維宏觀視野,較常接觸西方當代藝術與新媒材的嘗試。大概是受到當時在米蘭的教授影響,張琪凱的作品,多屬觀念藝術的呈現,並帶有極簡主義味道。在義大利期間對於新媒材的嘗試,不僅使張琪凱對於材料的掌握上更爲得心應手,對於三元立體空間的表現,也有敏銳的感受力。在創作歷程上,他以西方當代藝術的表現語言,融合中國文化陶養下的東方思維,開創屬於自己的一條藝術道路普世性的當代語彙若是單以東方思維來概括張琪凱的作品,似乎又過於單調偏頗,張琪凱着墨更多的是全人類個體共同面臨的生存處境,不分種族、不分中西。實際以作品來透視張琪凱的觀點,或許較能更爲精確。例如《墨鳥》雖見鑿於中國藝術大師八大的木鳥形象,但透過老式木頭傢俱鐵板的柔剛對比,探討的是傳統與現代工業的拉鋸,透露出對現實狀態的一種不滿。而《地圖》系列作品則是….完整採訪內容請見 http://artemperor.tw/talks/154

非池中陪着你 藝術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