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建築“共生” 沈偉將攜優秀舞者掀起創新風暴

初夏的上海又將掀起藝術創新風暴國際知名編舞家視覺藝術家沈偉新作——浸入式藝術現場《融》,將於6月11日在上海西岸穹頂藝術中心舉行全球首演並連演10場。屆時,沈偉將攜手37位中國優秀青年舞者,呈現舞蹈繪畫攝影、裝置、影像等相結合的全新藝術形式。“這是一次藝術冒險,也是一次自我挑戰。”沈偉告訴記者,受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邀約,他已在海南閉關構思近半年,併爲藝術現場創作了60多幅繪畫新作。《融》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全新藝術品牌ARTRA“自定藝”的重磅項目,同時也將作爲西岸文化藝術季2021夢中心特別單元的開幕首演。

融入中國文化和智慧,藝術創新引領世界

近年來,沈偉陸續將《聲希》《春之祭》《地圖》等作品帶到中國舞臺,全新藝術現場《融》的創意源於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潛心研究。上世紀90年代,沈偉在紐約嘗試開發新藝術表現形式,運用多媒體進行藝術形式的跨界創作;如今,他將在上海再次推出突破性創舉。“如果沒人去實驗未來的藝術,那麼我們就只能永遠跟在別人後面學。”

乍一看,《融》似乎是紐約那場《分與合》表演的升級版,但實質是一次全新藝術嘗試。“現場包含了中國文化和智慧,也融入了新的創作探索和知識,呈現方式更具創新性。”爲了專注創作,沈偉曾在海南陵水小鎮閉關了5個月。“擡眼望去就是大海,只有古琴、繪畫、書籍和創作相伴,讓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沉浸在創作或思考狀態裡。”

《融》將在“跨界與多媒體”主題上不斷拓展延伸,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新藝術形式距離普通觀衆會有多遠?“觀衆與演員極爲貼近,幾乎可以面對面欣賞舞者肢體動作細節。觀衆不用擔心看不懂,我保證它好看、好聽、好玩,讓你打開感官思維空間。”沈偉選擇上海作爲新作首演之地,因爲他相信上海觀衆的包容力和接受力,“上海是一座開放的城市,上海觀衆對未來的藝術和新興的現象有着飽滿的好奇心。”

“藝術奇觀”不可複製,新形式展演拓寬思維空間

西岸穹頂藝術中心位於龍騰大道龍耀路口,前身爲上海水泥廠預均化庫。上海水泥廠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曾是中國重要的現代大型企業之一。在這片工業遺存中,沈偉看到藝術與建築共生”的可能性,併爲此修改了10餘稿方案。可以說,《融》是爲西岸穹頂藝術中心量身定製的。

從空中俯瞰,《融》將呈現出“外圓內方”的樣貌——圓代表乾,方代表坤,乾爲天,坤爲地;其間64個展位代表64卦,象徵容納萬物。沈偉表示,《融》將反映當下的現實生活疫情改變了人類生存的大環境,他的作品有感而發,象徵着人與社會的關聯。走進《融》的現場,觀衆將步入一處“藝術奇觀”,多形式藝術“卦象”在藝術天地裡變化無窮,以新穎且獨特的方式,讓觀衆與舞者、人與萬物互合爲一。

據悉,不少憑藉《舞蹈風暴》破圈的優秀舞者加入沈偉的新團隊,廣東現代舞團謝欣舞蹈團加盟了《融》的演出。其中,朱鳳偉郝若琦鄭傑、蘇海陸王念慈等青年舞者常年活躍在劇場舞臺,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有着深厚淵源。沈偉告訴記者,他與團隊將在上海展開爲期一個多月的訓練和排演。“浸入式藝術現場的表現形式對舞者的藝術能力和專注程度都是極大挑戰,要求舞者真正表達出動作的質感,而非‘照葫蘆畫瓢’。”(記者 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