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喊取代大陸成世界工廠未見進展 外媒解密爲何企業不買帳

印度總理莫迪(左2)近年力圖改善印度經商環境吸引外資,但短期內恐難與大陸競爭世界工廠地位。(美聯社資料照片)

印度多次喊話要取代中國,成爲新的世界工廠,隨着中美摩擦加劇,今年5月間印度媒體報導有約千家美國企業撤出中國,遷往印度,但5個月過去卻未出現遷移潮。香港英文報紙《亞洲時報》(Asia Times)認爲印度法制土地基礎設施、稅制匯率消費力都不如中國利於經商,即使企業要把供應鏈移出中國,恐怕也不會考慮印度。

該報導稱,在印度要註冊1家公司所需時間要中國2倍,這類法律程序冗長是第1道難關;取得土地、水、電力也不容易,例如通電往往需要8天至3周不等,是第2道難關;基礎交通建設高速公路網鐵路網除比中國薄弱,效率又更低,海港機場貨運效率也不佳是第3道難關;政策缺乏穩定性是第4道難關,主要表現於不段變化的稅制,而且稅率也高於中國;第5道是由於各種法令,儘管印度允許100%外資公司,但企業想離開印度遠比進入印度困難,無法自由佈局也會影響企業意願

除這5道難關外,印度的貨幣波動度太高,匯差可能就直接吃掉利潤,另外儘管印度是全球人口第2大國,但有約8億人是貧困人口,相較中國也顯得不利,因爲中國除了有生產力,也有購買力,印度的貧困人口總數大約就等於中國的消費活躍人口總數,該文指出退出中國的公司不會前往印度,因爲涉及更高經濟風險。

印度經濟在這次疫情遭受重創,大幅負成長,當地還有約2成赤貧人口根本沒有辦法得到醫療藥物服務,都可看出其脆弱之處,唯一短暫受益的似乎只有該國的空氣品質。中國已經有較強工業基礎,又能提供較有價格優勢產線和商品,印度短期恐難追上。

Nike在大陸東莞女鞋部門的負責人葛溫(Robert Gwynne)7月接受美聯社訪問時就說,「每個客戶都跟我說供應鏈要多元化,但只要看到價格,最後90%還是選中國。」

大力拉攏印度、提倡把中國供應鏈轉移到印度的美國,媒體在介紹推薦前進印度時,也不建議馬上去投資,而是先當買家,印度的多元種族、文化,還有與美式英語還是需要翻譯中介的印式英語都是提醒要點,不少文章把印度描繪爲混亂的民主國家、貨物的流通還很困難。

事實上,在印媒5月傳出美企將大規模由中國遷往印度時,偏好覈實的BBC(英國廣播公司)也曾請教專家並加以分析,《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前駐香港分社社長雅各(Rahul Jacob) 就指出印度並未融入全球主要供應鏈,去年甚至還退出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產品要打入東南亞東亞很困難。他認爲,若跨國公司要將供應鏈遷出大陸,受益者主要是韓國、臺灣、越南孟加拉,韓、臺是技術高端產業目的地,後2國是技術低端勞力密集型態產業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