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爲何走弱,曾經的金磚五國怎麼回事?

▲作爲新興發展市場金磚五國之一,印度近幾年的總體經濟發展卻顯得疲弱。(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丹尼老師公民教室/帶領學生用多元視角關心世界大小事、用探索懷疑的精神去檢視解構新聞告訴我們的事、用同理包容的心讓自己成爲更好的人。

印度作爲世界上人口次多的國家(約14億人),整體內需強大,舉例而言,印度的網路普及率不到30%,對於人手數機臺灣人而言,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無法使用網路,可能相當令人難以想像

然而,作爲新興發展市場的金磚五國之一(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印度近幾年的總體經濟發展卻顯得疲弱,無論是經濟成長率跌破7%、貿易逆差擴大,亦或是財政赤字加劇、銀行呆帳激增,都顯示國家財政體制搖搖欲墜。

一般而言,任何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到某個階段,自然會轉向成長穩定,甚至稍微停滯。(就像是臺灣在1950到2000之間,歷經農業社會轉至工業社會,稱作臺灣的經濟奇蹟,若拿當時的經濟成長率對照當前的景況,自然是相對穩定)

但無論是臺灣還是中國,在面臨開發中國家轉型至已開發國家的過程,都可以說是「軟着陸」,經濟成長率都不至於驟降,但印度可以說是「失速」階段。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這種不妙的情形基本上可以歸咎政府財政專業的不足。一來莫迪上任後的「重商政策」,並沒有跟本身的人口紅利勞動人口上升)配合,反倒讓貧富差距加劇。另一方面,中央嚴重高估經濟成長率,導致貨幣政策緊張,也讓官方數據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此外,莫迪上任後以「打擊黑金」爲由「廢除500及1000面額的盧比紙幣」,非但沒有打擊貪腐,反而重創市場的現金流動,而廣大中小企業跟農人都成了犧牲者,市場消費力雪崩式下跌。

最後面對銀行系統超過1500億美金的壞帳,莫迪卻消極地打算用國有銀行的資金解決,這不僅讓印度背上信用不良的罵名,更將拖累經濟成長。

「無能比貪腐更可惡」,目前看來實爲印度的最佳寫照,唯有重組經濟團隊、恢復銀行秩序、提升國內需求,纔能有效的因應

熱門文章》►別隻看錶象,仔細看臺商迴流真相

►中國人行DCEP正挑戰美元霸權►按贊加入粉絲團,讓你成爲話題王!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