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石笱」 雲林水利會復刻竹編簡易攔水壩

雲林農田水利會找當年師傅復刻幾個石笱置放於濁幹線二號進水口,作爲水利環境教育。(雲林農田水利會提供)

五、六十年前,雲林農田水利會利用竹子石塊材料製作椎狀的臨時攔水壩。(雲林農田水利會提供)

烏塗村的民生國小也把綁笱列爲本位課程,烏塗社區也自2016年舉辦「搶水節」,以石笱爲主角,讓後代子孫透過活動緬懷先人生活。(資料照片周麗蘭攝)

五、六十年前,雲林農田水利會利用竹子、石塊爲製作椎狀的臨時攔水壩放在三個進水口,稱爲石笱,工業發達之後走入歷史。雲林農田水利會本着吃果子樹頭心情,找當年工人復刻幾個石笱置放於濁幹線二號進水口,作爲水利環境教育。

竹竿、石塊組成的「石笱」(笱,念狗)又稱竹笱、籠仔笱,濁水溪畔的林內鄉烏塗村、林中村民當年受僱於水利會,在乾枯的河牀綁笱,把二十至三十根桂竹綁成筍狀籠子,用牛車拖到要攔水的溪牀,用人力接龍把石塊放入籠內,稱爲「落笱」。

水利會表示,把笱籠放入溪水、在籠中裝石塊,是極耗體力工作,常需要在水下做,閉氣功夫要夠強!竹笱堆排起來變成臨時攔水壩,可改變水流與擡高水位,把濁水溪引入濁幹線沉砂池灌溉造福34萬5000公頃農田。

水利會表示,工商業發達後,攔水材料改用鍍鋅石籠,以挖吊機、四輪搬運車運輸構築起來的臨時攔河埧比石笱更耐久堅固。

濁幹線2號進水口原本還留有幾座石笱,但日曬雨淋已損壞。雲林農田水利會認爲該會擁有全臺唯一獲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農田水利環境教育園區,決定找老師傅復刻幾座石笱,留下歷史文物,日前已施作完工。

烏塗村民說,60歲以上的村人對石笱記憶深刻,感恩這個時代產物讓當年的他們賴以賺錢生活。烏塗村的民生國小也把綁笱列爲本位課程,傳承先人的歷史與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