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俄海上衝突惡化俄歐關係

英國保衛者”號驅逐艦

綜合外媒相關報道,近期,俄羅斯與英國因英軍艦侵入俄領海一事爆發衝突對抗,俄羅斯自冷戰結束以來首次承認對北約軍艦使用實彈進行威懾。相關動向引發美國歐洲大國的廣泛關注和干預。未來,歐洲地區戰略博弈或將進入新的動盪期。

英俄針鋒相對

當地時間6月23日,國防部表示,英國“保衛者”號驅逐艦越過俄邊境進入俄領海。俄海軍巡邏艦開火警告,蘇-24M戰鬥轟炸機向“保衛者”號驅逐艦航行方向投擲實彈進行警告。次日,俄聯邦安全局公佈俄巡邏艦船員拍攝的視頻。視頻中,俄方對英軍艦侵犯俄邊界和領海的舉動進行多次警告,稱如不改變航線,俄方將開火,但英方並未迴應。在俄軍開火警告後,英驅逐艦才駛離俄領海。俄外交部表示,英國此舉嚴重違反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同日,俄方警告英國,若英海軍不尊重國際法、在俄境內克里米亞海岸附近進一步採取挑釁行動,俄方不排除轟炸在黑海水域英海軍艦艇的可能。俄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警告稱,未來俄方的炸彈可能“不僅會擊中英軍艦所經過的航道,還會直接擊中目標”。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放狠話稱,侵犯俄領海的“保衛者”號驅逐艦無論處在黑海水域何處,都是俄黑海艦隊反艦綜合部隊唾手可得的目標,該驅逐艦在黑海的挑釁行動是一場“史詩級的慘敗”。

對於俄羅斯的指責,英國矢口否認。英國防部新聞辦公室6月23日發佈兩份聲明,否認英軍艦在黑海遭俄方開火驅逐,稱俄方在演習。英國同時堅稱“保衛者”號驅逐艦按國際法駛經“烏克蘭水域”。英國首相約翰遜6月24日表示,英軍艦的航行路線是正確的,“我們不承認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這是烏克蘭主權領土的一部分,我們應該維護法律。以我們過往追求‘航行自由’的方式,選擇兩點之間最短的路線,是完全正確的,我們也是這麼做的” 。

各方深度博弈

在英俄兩國爆發衝突和“口水戰”後,相關各方就此展開激烈博弈。

英媒揭短。據英《每日電訊報》報道,此前,英國防大臣本・華萊士提議派遣一艘皇家海軍軍艦在克里米亞附近水域航行。對此,英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表示擔憂,並提出警告,認爲俄羅斯不會善罷甘休。經過激烈討論,英國政府內部雖然意識到擬定航線任務的潛在危險,但仍相信英軍艦“有權合法無害”地通過相關海域。最終,英國首相約翰遜拍板決定,並於6月21日下達指令。英國《衛報》援引一名英國防部消息人士的話稱,“我們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事,但我們沒想到俄羅斯人會這麼做。此次航行行動只是一次例行行爲,但如今已升級成一次軍事和外交事件” 。

美國攪局。對於英俄當前的對抗局面,美國一方面幫腔英國否認入侵俄領海有關指控,另一方面不斷強化歐洲方向軍力部署和聯演聯訓態勢,意圖進一步加大對俄施壓力度。美國導彈防禦局近日表示,美軍已開始在波蘭雷濟科沃基地安裝陸基“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此外,美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近日下令交付11枚“標準-3”Block ⅡA反導攔截彈。這些導彈可能部署在歐洲各地的美軍艦上。

此外,6月28日至7月10日,由美國和烏克蘭主導的“海上微風-2021”多國聯合軍演在黑海舉行。1997年,美國和烏克蘭發起“海上微風”多國聯合軍演,此後發展爲年度例行軍演。今年的演習規模空前,來自32國的32艘艦艇、40架飛機以及5000餘人參演。對此,俄羅斯官方表示高度擔憂和警惕。

法德勸和。爲緩解近期緊張局勢,法國和德國6月24日呼籲歐盟與俄總統普京舉行峰會。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與普京舉行峰會將創造一次對話機會,“我們需要對話來捍衛我們的利益,這是歐洲大陸穩定所必須的對話,我希望我們能夠在歐洲真正團結和協調的情況下進行這種對話”。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示:“歐盟必須尋求與普京的直接接觸,美俄兩國總統會談是不夠的,歐盟必須與俄羅斯建立對話。”

然而,該提議並未得到積極迴應。許多歐盟國家表示,召開峰會爲時過早。特別是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對此堅決抵制。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表示,這個想法就像“試圖與熊接觸以保證一罐蜂蜜的安全一樣不切實際”。

對抗持續升級

此次英俄軍艦衝突事件進一步凸顯俄羅斯與以美國爲首北約間的深刻矛盾。未來,雙方或將利用此次事件持續發力,強化彼此戰略威懾與施壓力度,歐洲地區安全態勢或將受到重大影響。

俄羅斯或將乘勢反擊。對於英軍的挑釁事件,俄羅斯此次可謂“出離憤怒”。據悉,俄軍6月26日在距英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不到30千米的地方“貼身”舉行大規模海上演習,威懾意味濃厚。下一步,俄軍或將持續對英國及相關歐洲國家施壓,以宣示其“領土不可侵犯”的強硬立場。

歐洲國家或將抱團取暖。對於俄羅斯的示強和法德的勸和,英國、波蘭、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國家表現出高度警惕。近期,幾國或將追隨美國,“組團”強化前沿軍力建設、加大聯演力度,以回擊俄軍事威懾行動。

地區安全面臨嚴峻挑戰。在俄羅斯與西方戰略互信嚴重缺失、對話受阻、軍事對抗“燃點”“爆點”持續增加的背景下,雙方間軍事衝突在短期內難以“降溫”,和解之路任重道遠,歐洲安全形勢或將持續陷入動盪。(楊忠潔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