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與母親】 孕媽咪必讀! 子宮肌瘤3類型×4重點

子宮肌瘤的常見位置子宮肌瘤爲平滑肌細胞組成。子宮可概分爲三層,內層爲黏膜層、中層爲平滑肌層、外層漿膜層,子宮肌瘤通常在中層。

中醫解釋子宮肌瘤的生成張仁旭醫師表示,有些女性白帶較多、經期經血過多、按壓下腹部恥骨處可能有硬物感,中醫認爲這可能由於「積聚」所引起。「積聚」在古代可分爲「症」與「瘕」兩種,「症」是比較硬的生成物,「瘕」是比較軟的生成物,子宮肌瘤屬於「症」。

古代中醫沒有子宮肌瘤這樣的觀念,而現代中醫因應醫學發展,做了進一步的闡述。現代中醫認爲子宮肌瘤是「痰積」(體內不正常代謝物的累積,與水分代謝不良、代謝異常有關),與大家常聽到的子宮肌腺症、肌腺瘤不同。子宮肌腺症、肌腺瘤在中醫的理論,屬於「瘀滯」(血管變異,血流不正常)。

張仁旭醫師表示,「痰積」爲代謝異常的結果,並非代謝異常的原因。至於代謝異常的原因(也就是子宮肌瘤生成的原因),則可分爲三種原因與類型

(1)「寒氣鬱滯」:臺灣的氣候溼熱,女性愛喝冰飲、平時總是喜歡待在冷氣房中、又不常運動,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導致下腹部的循環比較不佳,女性下腹部容易寒涼,導致「寒氣鬱滯」。

(2)「肝氣鬱滯」:中醫理論肝經與情緒管理有關。經常心情不佳、鬱鬱寡歡者,肝經不通順,可能會「肝氣鬱滯」,容易有子宮肌瘤。

(3)「食積」:「食積」的症狀爲脾胃消化不良、經常脹氣、噯氣、排便穢臭,如果合併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愛吃甜食(巧克力、精緻糕點…等)、平時活動量又比較小,時間久了就容易形成子宮肌瘤。此外,體型肥胖者也比較容易有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不一定有症狀子宮肌瘤是否有症狀,依肌瘤的位置而定。許多女性即使有子宮肌瘤,因爲肌瘤沒有壓迫到血管、神經等組織,所以不會感到疼痛;而且肌瘤也可能生長的位置比較靠近外層,經期階段不一定會大出血;如果肌瘤位置比較靠近膀胱、直腸、子宮的韌帶,可能會有頻尿、排便不順或腹瀉、經期疼痛以及出血量多等症狀。總而言之,有子宮肌瘤不一定會有症狀,而症狀與月經週期也不一定有關聯,要看肌瘤的位置而定。

另外,子宮肌瘤有大約20~30﹪的機率可能會導致不孕,萬一肌瘤比較大,可能會導致阻礙受精卵着牀或造成內膜變形…等各種情形,或是有些肌瘤太大、部分肌瘤組織缺血壞死、發炎,也容易不孕。

建議定期追蹤一般建議子宮肌瘤要半年或一年定期追蹤,追蹤的主要目的爲避免肌瘤長太大。此外,雖然絕大多數肌瘤皆爲良性,不過極少數的肌瘤也有惡性的可能,與個人基因有關,定期追蹤,也可以儘量早期發現這種極低惡性可能的發生。

子宮肌瘤對胎兒影響如果懷孕合併子宮肌瘤,肌瘤又很大,可能會導致胎盤受損、甚至胎盤剝離;如果肌瘤的位置擋住產道,生產時則必須採剖腹產

懷孕合併子宮肌瘤,生活的注意事項(1)中藥補湯別亂吃張仁旭醫師提醒,有子宮肌瘤最重要的生活原則,就是沒有必要別自行亂吃補品,例如:四物湯、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羊肉爐…等,都儘量不要吃。

吃太補,不僅可能使胎兒變大,肌瘤也容易變大。是否要以中藥食補來養胎,應視個人狀況而定,並個別請教中醫師

(2)山藥、黃豆製品,仍可適量食用有些媽咪會擔心山藥、黃豆食品(例如:豆腐、豆乾、豆漿)內含的植物性荷爾蒙會使子宮肌瘤變大,因而完全不吃。其實有時候仍可適量食用,這些內含的植物性荷爾蒙,在體內需要經過一定的轉化程序,纔會影響子宮肌瘤,一般來說轉化率很低,除非經常或大量食用,纔會有所影響。因此仍可吃山藥與黃豆製品,不過建議別每天都吃、也別吃太多。此外,黑豆也仍可食用,不過別吃太多;蜂王乳也儘量避免。

孕媽咪可以吃青木瓜嗎?張仁旭醫師建議,孕期儘量少吃青木瓜,因爲中醫認爲青木瓜有「消導」的作用(促進食物消化),偶爾吃幾口沒問題,吃多了卻可能影響胎兒;至於水果木瓜則沒有影響。

(3)孕期少吃冰或喝冰的飲料懷孕時儘量別吃冰或喝冰的飲料,以免已形成的子宮肌瘤出現變化,也可能導致子宮收縮、胎兒不穩定。

(4)保有適量的運動習慣懷孕中期以後,如果身體狀況正常、沒有早產徵兆或醫師叮囑不宜運動,建議最好保有適量的運動習慣。運動量的多寡依懷孕前個人的運動量而定,別貿然增加太多,應量力而爲。

此外,儘量避免久站或太過疲憊,仍要保有適度的休息。

懷孕子宮肌瘤不一定會變大至於子宮肌瘤是否會隨着胎兒成長而變大,則因人而異,建議持續追蹤、並注意產兆。有些子宮肌瘤反而會隨着胎兒成長而受到壓迫,導致肌瘤萎縮,甚至可能會消失;有些人則是會變大、或是大小不變。子宮肌瘤大小的變化,與個人體質、飲食、肌瘤位置有關。

孕期先不處理肌瘤,產後再觀察萬一孕期子宮肌瘤的症狀很嚴重,例如:有出血、肌瘤壓迫到胎兒等,可考慮依醫囑服用阿膠、續斷等中藥;如果沒有特殊狀況發生,醫師大多會建議孕期暫時不處理子宮肌瘤,產後再觀察狀況。

對於沒有懷孕的女性來說,可考慮請中醫給予的中藥治療,也因肌瘤的生成原因與類型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寒氣鬱滯者,適合飲用少腹逐瘀湯;肝氣鬱滯者,適合服用越鞠丸等(以上藥方僅是舉例,服藥請遵照醫囑服用)。療程通常約爲2、3個月左右,因人而異。

張仁旭學歷: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畢業、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博士班畢業經歷:臺南新樓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現任:永康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採訪撰文/湯佳珮諮詢/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張仁旭攝影/BabyPure寶寶專業攝影梳化/徐築芳model/黃珮如(※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

*更多內容請參考:【嬰兒母親】2016年04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