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棒的登山步道之一

英國最棒的登山步道之一。(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布萊森私房路線

布萊森更在書中創造了一條「布萊森私房路線」(The Bryson Line),並隨意地沿此路線探訪英國。他從英國南端的博格諾禮吉斯(Bognor Regis)出發,最後落腳於北端的憤怒角(Cape Wrath),沿途經過衆多常人以爲百無聊賴的景點,布萊森卻能從中找到亮點。大多時候英國總會讓他陷入失望,甚至處在混亂與困惑之中,但布萊森總能輕鬆發現奇異、有趣的事物,他的筆徹底寫下了英國文化的蠢笨、可愛、諷刺與謊言。透過他精闢的觀點,我們重新認識今日英國最美好也最醜陋的一面!

【精彩書摘

姐妹巖爲英國最棒的登山步道之一。黑文峰視野絕佳。放眼望去即是連綿不絕的山丘,山峰的盡頭則是陡峭的白色懸崖。在所有和今天一般晴朗的日子裡,七姐妹巖就是綠草地、白色懸崖、湛藍深海與朗朗白日的一派風景

我個人認爲,英國最美的就是鄉村風景,遠勝其他事物。全世界沒有任何地方像英國一樣以如此廣泛而密集的方式運用土地──採礦、農業、鑽探事業、大幅開展的城市與工廠以及蜿蜒盤繞的鐵路與公路,但是英國仍舊保有令人讚歎的風光景緻。這真是人類歷史上最美好的意外。所有人都知道,英國缺乏任何特殊地形或自然奇觀;沒有高山峰也沒有大裂谷,沒有峻峭出奇的峽谷也沒有巨大瀑布。不過,僅僅擁有小巧美好景緻的英國人仍舊妥善運用時間改善環境,英國人發揮巧思把整個國家規劃成一座大型公園,並有整齊有致的大城、個性獨具的小鎮、適合老奶奶漫步海灘與堅固的房屋等;全英國一三○三二三○○.七公頃土地上有着無數夢幻尖塔,三不五時可瞥見大型教堂和四散的城堡,到哪都有修道院與怪異建築物、樹林、蜿蜒無盡的山路、四處吃草的綿羊以及營養過剩的灌木叢,英國人悉心呵護,並且巧手打理,儘管他們沒有刻意強調美感,但一切的一切加總起來,展現出如此不凡的美。這確實令人敬佩。

漫步其間,妙不可言。英格蘭和威爾斯共計有二○九二一五.五公里長的公共步道,平均每二五九公頃的區域就設有三.五公里長的步道。英國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你和我的老鄉,那些美國中西部的人說週末想在田野散散步,他們恐怕會以爲你瘋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你沒走幾步路就會遇上鐵絲網和柵欄,那裡沒有旋轉門、沒有圓形小柵欄、沒有親切的登山指示牌告訴你該往何處走。你應該只會遇到拿着獵槍口沫橫飛的農夫,質問你在他的苜蓿叢裡幹什麼好事。

所以我喜愛和崇拜英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你可以在一望無際的田野間散步。當時我人在南部丘陵步道區(South Downs Way)漫遊,該步道位於溫徹斯特(Winchester)與伊斯特(Eastbourne)之間的南岸,距離達數百哩長。數年來我淺探過無數步道,這是我的最愛之一。我左手邊是略顯金色與綠色的圓圓鼓鼓的山丘,右手邊是無邊無際的湛藍海洋。我的正前方是奇異燦白的石崖。如果你膽子夠大,或許可以爬到高處一探究竟。你會發現六○.九公尺以下正是礁岩海灘。不過沒有人敢如此嘗試啦。畢竟這實在太危險足以讓心臟爆裂。懸崖邊緣陡峭易碎,也因此所有旅客都緊繃地與崖邊保持距離,連野狗在目測懸崖險境後,都立刻緊急煞住拔腿就跑。不過懸崖小路沿線都是綠油油達數百碼寬廣的草地,無數的羊兒會在此吃草,因此即便兩光到會被停車場自動欄杆擊中頭部的遊客,也可以在此盡情地遊走,並且平安歸來。

南部丘陵步道區不但風景很美,而且發展得滿好的;在七姐妹巖與伊斯特半路間的貝爾靈峽(Birling Gap)那兒原本開了一間外觀悽慘的咖啡店,但是英國國民信託組織(National Trust)顯然相當具有生活品味,將此咖啡店巧手改爲放滿手工木製桌椅並且可以眺望無敵海景的潮店,如今咖啡店裡坐滿了穿着高檔巴伯(Barbour)風衣的遊客。咖啡店旁邊不但有乾淨的洗手間,也有一間附屬於博物館禮品店,許多人大手筆地買下十英鎊的高價姜味餅乾,只因爲博物館的餅乾錫盒頗有別致感。博物館規模雖然迷你但卻別出心裁地滿足了旅客們知性與感性的雙重需求,博物館解釋薩塞克斯海岸的地理特徵,包括該海岸以每年五分之二米的高度淪陷,而貝爾靈峽下沉的速度更爲兩倍之譜。原本英國國民信託組織咖啡店對面是整排頂樓有着精巧花園的房屋,現在只剩下四間,其中最後一間看起來已經快要陷落到海灘上了。

有趣的是,原來七姐妹巖區不但包括黑文峰、短峰(Short Brow)、粗峰(Rough Brow)、黃銅點(Brass Point)、平丘(Flat Hill)、貝利丘(Bailey’s Hill)、過丘(Went Hill),還包括海灘貝爾陶特(Belle Tout)與海灘岬(Beachy Head),這意味着我並不是在爬七座山,而是九座!難怪我早累得不成人形。一察覺到這可怕的事實後,我立刻用英國國民信託組織咖啡廳裡的有機氣泡水與高級三明治來刺激自己,並繼續這段寂寞而漫長的旅程。

當我們穿越貝爾靈峽後,眼前又是似曾相識的山間小路,漫漫無止境。如同二戰時期畫家法蘭克.紐邦(Frank Newbould)所繪的海報牧者領着羣羊越過低矮山頭,此情此景深深映入衆人腦海中,成爲永恆印象。海報下方中央則是可愛的農人小屋,對面山頭則是著名的貝爾陶特燈塔,遙遠村莊外可見海天一色。畫面下方寫着:「讓我們爲了英國起身奮戰吧!」我一直覺得很好笑,難道一九三九年的英國沒有其他事物更值得人們起身奮戰嗎?爲了鄉村景色而戰鬥?不知道這海報對現在的英國人來說還有沒有激勵效果。紐邦的海報並非全然寫實,他修改了山丘的形狀、並將農田繪製得更爲錯落有致,他悄悄修改小路的蜿蜒弧度,不過此番景色仍舊頗爲真實。七十年前英國畫家曾經細心繪製此地景色,如今山丘神采依舊。

不過我們可不能認爲英國鄉村景色將會永恆存在,這種視萬事萬物爲理所當然的想法實在太過危險。可惜的是,讓英國地景如此平靜而獨特的主要因素早已不復存在。灌木叢、鄉村教堂、石制糧倉、鳥鳴以及隨風搖曳的野花、在海風吹拂的荒原中徐徐踱步的綿羊、鄉下小商店和郵局,這些對當權者而言根本毫無經濟價值。事實上,以英國經濟而言農業早已舉足無重,農業僅佔國內生產毛額之百分之○.七而已,就算農業在今日終結,英國的經濟根本不會受到分毫動搖。英國政府從未試圖保護鄉間特有的風土景色,難道他們寄望英國鄉村的特色景緻能夠自己延續下去嗎?這不啻爲最愚蠢、盲目而荒誕的想法,別以爲鄉村會自行保持美麗與優雅,不可能的。

(本文摘自《比爾.布萊森的大不列顛碎念──原來,英國跟你想的不一樣!》/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

比爾.布萊森是當今最受喜愛的暢銷作家之一。一九五一年生於美國愛荷華州狄蒙市(Des Moines),年輕時在英國居住多年,曾與妻子和四個孩子搬回美國,現返回英國定居。他曾任職於《波茅斯夜報》(Bournemouth Evening Echo)、《金融週報》(Financial Weekly)與《泰晤士報》(The Times),併爲《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創刊記者之一。他曾爲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名譽校長,並擔任英國鄉村保護委員會主席長達五年時間。布萊森爲英國皇家學會的榮譽院士。

布萊森的寫作風格以嘲諷、辛辣、搞笑聞名,他幽默的筆調總是引來讀者的捧腹大笑。最暢銷的旅遊書有《哈!小不列顛》(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別跟山過不去》(A Walk In The Woods)、《一腳踩進小美國》(The Lost Continent)、《歐洲在發酵》(Neither Here, Nor There)、《澳洲烤焦了》(Down Under)。他的書寫題材廣泛,對於語言和科普知識亦有深刻研究,着有《布萊森之英語簡史》(Mother Tongue)、《布萊森之英文超正典》(Byrson\'s Dictionary of Troublesome Words)等書。他的科普著作《萬物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更獲得艾凡提斯獎(Aventis Prize)和笛卡兒獎(Descartes Prize),銷售榮登英國十年內非小說類書籍的第一名。

【譯者簡介】

李奧森

紐約州立大學電影系畢業,副修社會學系,熱愛青年集體公社、泥潭泛舟和漫畫。曾於紐約、北京、《破報》等處工作,一窺堂奧。現爲影像設計、導演、鬼丘鬼鏟現場藝術團體成員,於游泳池、柏林戲院、釜山打麪店、美術館發表作品。

《比爾.布萊森的大不列顛碎碎念──原來,英國跟你想的不一樣!》/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