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以談爲主」的辛丑年

(圖/達志影像

美國總統拜登就任伊始國際社會期待美中兩強對抗可望暫緩之際,中共解放軍空軍近日在我國「防空識別區內」西南角,也是「領空外」的國際公共空域,顯著增加訓練巡航批次,引發各界關注與多種解讀。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自2018年元月,都會以軍委主席身分簽署中央軍委1號命令,向全軍發佈「開訓動員令」。習近平在1月4日簽署命令,要求全軍聚焦「備戰打仗」,確保「全時待戰、隨時能戰」,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

解放軍卯起來練兵拚成績,同時可以在南海、臺海巴士海峽交會要衢,繼續常態化經營未來戰場;可以在美國拜登政府印太政策團隊到位前,展示態度,測試脊樑;可以保持對臺軍事加壓,警示臺海衝突風險確實不假。

緊張升高,反而凸顯降溫的必要;海空對峙,正好反映避險的需求。想降溫,要避險,就只有「談」。借用孫子兵法概念:勝兵先勝,而後來談;敗兵先談,而後求勝。拒談,其實已無關勝敗,出局而已。

美國在川普「以對抗代替談判」,退出國際公約和組織,不延長國際安全條約,壓抑或激怒傳統盟邦,拉高與競爭對手敵對情勢,既單邊又孤立的折騰後,拜登試圖修補關係,緩和對立,不得不在就任後,儘量回到「以談爲主」的外交政策基調。

面對攸關全球核戰威脅,無論將來是否邀中共一起談,即將在2月5日期滿的《新核武裁減條約》(New START),美俄必須坐下來談。川普總統在2018年10月,以俄羅斯未遵守規定爲由,片面退出的《中程核武條約》(INF Treaty)雖然已過屆滿時限,是否仍應有相關安排,也需要談。

論者曾以「關係改善,一夕可得」,描述如果拜登在大選中勝出,對於美歐關係的重大意義。然而,歐盟並未等待拜登就任,即趕在去年底與中國大陸簽署《中歐投資協定》。英國正式脫離後的歐盟事務,拖延經年的《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TIP)如何持續,還是要坐下來談。

過去4年,中美之間高級別對話機制可謂蕩然,尤其2018年貿易戰開打後,美國抗中、去中政策及手段愈益深惡,即使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兩強在全球事務已成霸權對抗。如今雙方皆已釋放重開機訊號,勢必接觸協商;而拜登傾向多邊聯合一致對中立場,更要及早與友盟各方先行對話。

美臺關係近年來已有相當提升,官方交流限制亦有突破,如何維繫互信,審慎延續有利形勢,當爲首要。眼前臺美自由貿易協議相關思維,仍需在萊豬開放爭議中拿捏;已經同意軍售品項,如何議定質量、價格,並簽約、履約;我國防部欲改變「整體防衛構想」,應該也要與拜登政府談談。

兩岸制度化協商管道已經斷線4年半,民間交流亦受新冠疫情嚴重萎縮,民進黨政府「親美反中」切中川普戰略需要,兩岸增惡意,海峽變緊張,臺灣自然被推上駁火前線。如今拜登政府可望調整對中步伐,重提「戰略耐心」,臺灣自不可頑固堅持川普時期的老路

兩岸官方雖已慣於惡言相向,兩軍亦已經常拉弦彎弓,但雙方避免點名直批領導人的餘裕尚在。我們充分理解兩岸目前都沒有變更基本立場的內在條件,卻看到國際形勢驚蟄之象已現,拜登策士也有兩岸對話以緩和緊張之建議。堅持「各方皆談,兩岸不談」是否符合雙方各自利益,允宜再思。

清廷義和團,遭八國聯軍攻陷北京,被外族列強逼迫簽下《辛丑和約》。對照120年後今日的兩岸仇怨與對峙,侈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仍可能同樣遭外人之訕笑。

再逢辛丑,新春將至,前嫌盡釋雖不可期,爲重拾人民善意而談,爲降低臺海緊張而談,思考「一箇中國『春節』的原則」,兩岸相互拜個年吧!(作者爲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