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探訪內陸最大「天后宮」! 福建客商將媽祖帶來芷江

記者洪珮瑄湖南懷化報導

位於湖南懷化芷江的「天后宮」原爲福建客民會館,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爲大陸最大的媽祖廟。據悉,裡頭中間爲戲臺正殿觀音堂,左邊爲財神殿,右邊則是武聖殿五通神殿建築結構仍保存得相當完整。

▲芷江天后宮。(圖/記者陳政錄攝)

芷江天后宮在1986年被大陸列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門坊的「青石浮雕」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高爲10.6米;寬爲6.3米,兩側還有2只石獅子,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保護價值。除此之外,坊上共有95幅大小不一的浮雕,十分逼真。

福建人過去將媽祖帶來芷江供奉。(圖/記者陳政錄攝)

天后宮雖然主要是祭拜媽祖,但殿內的觀音堂卻供奉各種觀音聖像,和媽祖共同爲芷江人民祈福。據悉,該天后宮是福建人所建,過去他們爲了從商而來到芷江,主要從事木材交易

八仙過海浮雕。(圖/記者洪珮瑄攝)

此外,懷化芷江除了是福建人曾經從事貿易的地方外,其實也有許多少數民族,例如侗族。《ETtoday新聞雲》記者近日參加湖南舉辦的「兩岸融合看湖南,探秘湘西」,主辦單位特別帶兩岸媒體人一同前往具有侗家民族的特色景點,包括龍津風雨橋、萬和鼓樓羣等等。

龍津風雨橋建於明代萬曆十九年,但其後因爲歷史悠久而損壞,直到1999年又重新修復。據悉,龍津風雨橋是世界最大的風雨橋,全長爲246.7米,寬爲12.2米,整條橋上共有7處涼亭,整體設計散發簡約風格,但工藝卻精雕細琢,彙集了侗家文化與當代園林文化的建築特色。

▲龍津風雨橋。(圖/記者陳政錄攝)

另外,萬和鼓樓羣也是侗族集會和表演的場所,由一座25米高的小古樓組成,全使用木質架構,爲目前世界上爲大的侗族鼓樓羣。記者實際到該地探訪濃厚的侗家文化,侗族人使用蘆笙嗩吶、簫笛及胡琴樂器來演唱侗歌,獨具特色的表演方式,讓人置身於此地時皆能深深感受到侗家人熱情

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妳的美麗

▲▼侗家人在萬和鼓樓羣裡表演舞曲。(圖/記者陳政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