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裡的中華美食-大家能不能對自己的文化有點信心?

作者曾泰元

元宵節剛過,應景食品「元宵」的英文yuan hsiao,用的是傳統威妥瑪拼音音譯,全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30年前就已收錄。牛津詞典是這樣描述元宵的:A sweet rice-flour dumpling made for the Chinese Lantern Festival (15 January in the lunar calendar)「一種糯米粉做成的甜湯糰,爲華人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的應景食品」。中華美食臺灣小吃文化特色詞,在英文裡經常難以找到現成的對應,因此多得訴諸音譯,也就是依照發音,用羅馬字母逐一轉寫。元宵如此,其他類似的例子信手拈來即有。英文裡較常見、一般中型英英詞典就有收錄的,包括餛飩(wonton)、點心(dim sum)、炒麪(chow mein)、炒雜碎(chop suey)等。

英文裡相對少見、但收錄於大型權威英英詞典者,有包子(pao-tzu)、饅頭(mant’ou)、餃子(jiaozi)、潤餅(popiah,源自閩南語薄餅」)、芙蓉蛋(egg foo yong,類似西式蛋餅)、蘑菇雞片(moo goo gai pan)、木須肉(moo shu pork)、炒什錦(subgum)等。另有一些尚未收錄於英英詞典,但早已廣爲英美人士所熟悉使用,如宮保雞丁(Kung Pao chicken)、麻婆豆腐(Mapo tofu)、炒河粉(chow fun)等。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臺南小吃,把臺南稱爲臺灣的美食之都,受到臺灣媒體的重視。我隨後在中國時報爲文,探討CNN如何翻譯臺南小吃,發現記者作法相仿,也採用了許多音譯,有國語也有閩南語,如擔仔麪(danzai noodles)、碗粿(wa gui)、豆花(douhua)、肉圓(ba wan)、魯面(lu mian)、糉子(zong zi)。當然,記者還給這些音譯詞加上簡短的英文說明,以利外籍人士理解。2年前,CNN的旅遊頻道介紹了亞洲10大街頭美食城臺北西安也入選其中。在每個城市中,CNN又精選了10種街頭美食,共計100種。我統計了一下,這100種當中有高達83種採取完全音譯,有8種採取部分音譯部分英文,只有9種全是英文。事實擺在眼前,CNN記者在介紹各國美食時,音譯的使用率奇高,超過9成。臺北、西安兩地共20種的華人美食小吃,更是全以音譯呈現,茲舉臺北爲例:生煎包(sheng jian bao)、臭豆腐(chou doufu)、蚵仔麪線(oa misua)、刈包(gua bao)、胡椒餅(hujiao bing)、牛肉麪(niu rou mian)、豆花(douhua)、肉圓(ba wan)、蔥油餅(cong you bing)、大腸小腸(da chang bao xiao chang)。西方的主流媒體這樣處理臺灣小吃,是不是讓許多人跌破眼鏡?CNN這樣做不無道理。這些文化特色詞有其特殊性,在翻成英文時,國際慣例就是音譯。音譯不僅自然直覺,又能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除此之外,音譯對外國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爲音譯不只方便店家理解,充滿異國情趣,更是展現在地語言能力的機會。不過許多國人對音譯的反應,總是質疑強過認可,批評多於肯定。大家總認爲音譯誰都會,簡單直白毫無學問,而且音譯出來的全新說法,外籍人士不會懂。大家或許有所不知,這種直接的音譯法是最常見的,放諸四海皆準,任何的語言都是如此。近一點的,有日本的壽司(sushi)、韓國的泡菜(kimchi),遠一點的,有義大利披薩(pizza)、法國的長棍麪包(baguette)。許多人本能地排斥音譯,鍾愛將就現成的英文。此舉雖能加速外籍人士理解,但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混淆讓人誤解。試問,什麼是dumpling?餃子?鍋貼湯包小籠包?元宵?湯圓?麪疙瘩?糉子?燒賣?音譯另起爐竈,則能避免如此之弊端。再者,一回生二回熟,音譯詞多看多用,全新的說法便能逐漸習慣。

元宵的英文就是音譯的yuan hsiao,放眼國際看看臺灣,大家能不能對自己的文化有點信心

●作者曾泰元,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語言學博士,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