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丨趙一曼:不讓鬚眉 女兒自有豪傑氣

(原標題英雄趙一曼不讓鬚眉 女兒自有豪傑氣)

不讓鬚眉 女兒自有豪傑氣

陳曦 曾濤

【英模檔案】

趙一曼

原名李坤泰,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1905年10月25日生於宜賓縣一個地主家庭。

趙一曼

家鄉求學時期接受“五四”進步思想,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在黃埔軍校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8年,趙一曼從莫斯科中山大學回國,先後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從事地下工作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往東北地區領導革命鬥爭。她曾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一師第二團政治委員等職務,領導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組織農民建立抗日自衛隊開展游擊戰爭。

1935年秋,趙一曼在與日軍作戰中爲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被俘。日軍爲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嚴酷審訊,但身負重傷的趙一曼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英勇就義於黑龍江省珠河縣(今尚志市)。

4月,春意盎然。白花鎮,宜賓市川南丘陵。從一曼村伯陽嘴拾階而上,山坡上盛開着油菜花。身邊的村幹部遙指前方,“這裡便是趙一曼的故居。”

此時,黑龍江省哈爾濱下轄的尚志市,冰雪尚未融化。因爲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兩個遠隔千山萬水之地有了千絲萬縷的關聯。

趙一曼,本名李坤泰,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從莫斯科中山大學回國,先後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從事地下工作,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被中國共產黨派往東北地區領導革命鬥爭,1936年8月2日英勇就義於黑龍江省珠河縣(今尚志市)。

人生到處知何似。從西南蜀地到白山黑水,3000多公里路,31個年頭。尋訪英雄當年足跡記者試圖通過親人的回憶,鄉友的敘情,去還原一個真實的趙一曼,追尋一段如泣如訴的英雄往事。

尋跡:白花鎮上的剛烈女

川南宜賓被譽爲萬里長江第一城,金沙江和岷江在此合流匯入長江。

話劇《趙一曼》第四幕,場景從日軍突審趙一曼的馬料房切換到了四川宜賓縣白花鎮:陽光穿過竹林照在大地,一個小女孩拿着木劍,從竹林間跳躍而出。

四川省宜賓市宜賓縣白花鎮趙一曼故居。新華社記者 曾濤攝

漫山翠竹,凌霜傲雨。這裡是趙一曼成長之地。

趙一曼在白花鎮人人皆知。柴刀砍斷裹腳布、藿麻攆走媒婆,這樣的故事傳誦至今。趙一曼的父親李鴻緒曾說她“端女兒乃剛烈之女也。”

不太敢想象那個封建禮教根深蒂固的年代,距離蜀地宜賓縣城尚有一二百里地的閉塞山村,走出了這樣一個無論思想還是言行都敢於突破的女孩子

十多年前,趙一曼的兒時玩伴趙寶廷老人回憶起往昔,說有兩件事讓他印象深刻。一件是一羣男娃在田裡捕魚,雨後田間水大,他們起鬨,問敢不敢下來,一起捉魚。他們原以爲家境優越的趙一曼不敢下水,沒想到她撲通一聲跳進水裡,從這件小事上看出,趙一曼很勇敢、很隨和。

第二件是趙一曼很大方很親切,不會因爲那時家裡富裕就看不起別人。那個年代炒胡豆作爲零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趙一曼經常從家裡拿炒胡豆和小夥伴分享,還和小夥伴一起在自家後院種下楨楠樹。

還原:電影喚回了“端女兒”

1951年,電影《趙一曼》公映,這部新中國最早拍攝的電影之一,風靡全國,民族的苦難和不屈令觀者爲之落淚。然而觀衆在感動之餘,對“趙一曼”的真實身份無從知曉。

當時,誰也不知道她是哪裡人,真實姓名叫什麼,她在哪裡成長的。她的丈夫陳達邦在尋找她,她的二姐李坤傑和大哥李席儒在尋找她。她在東北抗日的戰友更急切地四處打聽她的家鄉,她的身世。

劇作家于敏在寫《趙一曼》的劇本時連趙一曼的照片也沒見過。不得已尋求“第三手材料”——來自抗聯女戰士、後來擔任過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的李敏。她向于敏憶述抗聯戰士怎樣行軍,怎樣宿營,怎樣在山裡染布縫軍衣,怎樣在冰天雪地中找食物、吃烏拉草皮,這構成了于敏筆下趙一曼的戰鬥場景。

直到電影上映數年後,趙一曼的真實經歷和身份才逐漸被還原。

原來幼時的玩伴,那個分豆子給大家的“富家女”,那個敢打架,敢上山下河的“端女兒”就是人人敬仰的女中豪傑、民族英雄趙一曼。當村民把“端女兒”和趙一曼對上號的時候心裡止不住地惋惜。

新中國成立後,趙一曼故居分給了4戶貧農。幾經更迭,直到2012年住戶全部遷出,所有人都十分注意保護這裡。這也是對趙一曼,對英雄的尊重。

白花鎮人大辦主任李文華說,趙一曼故居是2000年開始保護起來,打造成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那一年開始,各地慕名而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趙一曼他們那個時候只能靠兩條腿,走到宜賓要3天2夜,上世紀90年代纔有了直接通往趙一曼故居的村道公路。”把路修好,也是對外來瞻仰她的人提供便利,讓更多的人來瞻仰英雄。

在故居後方,有一株高聳入雲的楨楠樹,90多年前趙一曼親手所植。如今這株樹高已有30餘米,最粗直徑達50釐米。根系遒勁有力,牢牢抓握在山岩之上;樹幹粗大挺拔,筆直伸向天空;樹葉青翠欲滴,一如烈士的精神代代傳承,歷久彌新。

紀念:孫女眼中英雄奶奶

每年清明,趙一曼的孫女陳紅都和家人一起到四川宜賓翠屏山趙一曼雕塑前祭掃。

紀念館的人說,因爲陳紅和奶奶趙一曼很像,矗立在翠屏山的趙一曼塑像,就是以她爲原型塑成的。

趙一曼和兒子陳掖賢的合影及陳掖賢手抄母親遺書。新華社記者;曾濤攝

1958年,陳紅出生於北京,之後來到四川與姨奶奶一起生活。趙一曼這個名字對於年幼的陳紅來說還很陌生。直到第一次去趙一曼紀念館時才把這個名字和“奶奶”聯繫起來。

在紀念館裡,革命、犧牲、鮮血最後凝結成牆上的鉛字,後人讀着,敬仰、崇敬的情感多一些,但對於陳紅來說,這又意味着什麼?

“紀念館剛建成時,姨奶奶帶着我去,說紀念館裡的英雄是我奶奶,我還懵懵懂懂的,覺得和自己聯繫不上。”陳紅說,高大的英雄形象和“奶奶”相比,還是少了一些親切感。

“到了高中入團儀式的時候去紀念館,身邊的同學都會羨慕地說,那是你奶奶啊。”陳紅說,那時更多的可能是一種自豪吧。

關於奶奶的一些記憶,都是從身邊的親人、長輩處拼湊而來。這些碎片化的故事慢慢在陳紅腦海裡形成一個完整的奶奶趙一曼。

不像其他小孩的童年,聽着安徒生童話,陳紅的童年裡都是奶奶的故事。從奶奶的童年,到奶奶如何走上革命道路。“聽說奶奶小時候愛打抱不平,經常打架,很淘氣。13歲那一年用藿麻趕走媒婆,我就偷偷跑去找藿麻,發現碰到身上真是又疼又癢。”陳紅回憶。

儘管未曾謀面,但趙一曼毫無疑問是對陳紅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小時候陳紅愛哭。一哭,最常聽的就是,“你要學你奶奶一樣堅強。”

於是,這就成了一種慣性,遇到什麼事,就想起奶奶,覺得要像她一樣堅強。“無論下崗、生病,都是抱着積極的心態,告訴自己要堅強。”

離恨:爲了革命拋下幼子

作爲一名地方黨史工作者胡登元從1982年開始研究趙一曼。爲了最真實地還原趙一曼的事蹟,不放過任何一點線索,但凡有點蛛絲馬跡,就開始去找,奔波於全國各地。

最早開始寫趙一曼生平的是工人日報的一名記者何家棟。胡登元和另一名地方黨史工作者田若川找到那名記者的文章,根據他所寫的線索,開始繼續深挖。

在北京找資料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趙一曼在黃埔軍校的同學譚樂華,從她那兒,胡登元和田若川瞭解了很多關於趙一曼的細節。

趙一曼曾受組織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由於她有肺病,嚴重時還吐血。“去莫斯科這麼寒冷的地方身體根本吃不消。”譚樂華告訴他們說。

從莫斯科中山大學回國後,趙一曼帶着孩子從事地下工作。顛沛流離的生活,險象環生的經歷,讓趙一曼不得不考慮兒子的安置問題。自己的工作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任何一個母親也不願這種危險降臨到孩子身上。

孩子和革命,趙一曼只能選擇一個。

在返回上海途中,她險些狠下心來把孩子丟進江裡。據譚樂華回憶,當她打開艙門時,一股冷風襲來,孩子凍得直往母親懷裡鑽。趙一曼突然心軟,狠不下心來就這樣拋棄孩子。

於是,她抱着兒子來到上海,拍了一張合影,然後,把兒子送到了丈夫陳達邦的堂兄家裡,由他們代爲撫養。

骨肉分離時,兒子才一歲零三個月,從此,生死兩茫茫。

20年後,兒子陳掖賢才知道自己母親就是抗日英雄趙一曼。沒有機會體會的母愛,只能伴着刺在手臂上的“趙一曼”三個字陪伴終生。

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山的趙一曼紀念館。新華社記者 曾濤

遺愁:牽掛兒子臨刑留書

2005年,陳紅跟着電視臺拍攝趙一曼的紀錄片。沿着奶奶的足跡,從宜賓、重慶、武漢、宜昌、上海再到東北,走了3個月。“這一趟行程讓我對奶奶的理解和親近感加深了一個層次。”

“第一次去瀋陽的時候,茫茫大雪,睫毛都結了冰。我就在想,奶奶有肺病,卻堅持在天寒地凍中革命。”陳紅說,當時革命的環境是多麼艱難,被日本人抓到的時候,大腿中彈,棉褲上又是血又是冰,但直到犧牲她都沒有一絲怯懦,受刑前還要來紙筆寫下遺書。

陳紅說,因爲自己也結婚有了孩子,更能從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角度去理解她。從奶奶留給父親的遺書中,陳紅讀出了一個母親在犧牲那一刻,心裡對孩子的掛念。

這封160多字的短信,是趙一曼在行刑前寫給陳紅的父親陳掖賢的。“父親第一次見到奶奶寫給他的遺書,是在1954年東北烈士紀念館裡。他看完大哭一場,手抄一份留作紀念。回家後,父親用鋼針蘸着藍墨水在自己手臂上刺下 趙一曼 三個字,也刻在了心裡。”

多年過去,父親又把這封遺書交給陳紅。時間摧枯拉朽般讓紙張泛黃變脆,可當時的筆跡依然清晰,字裡行間力透紙背的是母愛。

“從小,父親和長輩都在給我灌輸一些奶奶的品質,現在生怕做錯什麼事影響奶奶的形象。”陳紅說,“奶奶在東北參加抗日戰爭犧牲,東北人民特別敬重奶奶,尚志市曾希望我搬去定居,房子、單位都安排好了,但我拒絕了。”

因爲父親的教誨一直響徹耳邊:“不要以烈士後代自居,要過平民百姓的生活,不要給組織上添任何麻煩。以後自己的事自己辦,不要給國家添麻煩。”

陳紅算了一下,2015年的時候,一共坐了40多趟飛機,都是爲了宣傳奶奶的事蹟。

告慰:抗日英雄未被遺忘

一個母親,離別愛人,扔下襁褓中的小兒,現在看來可能難以理解,但放到當時的時代大背景下,那種超越平凡人情感的犧牲顯得彌足珍貴。

“我們研究趙一曼,就是爲了讓大衆瞭解英雄,傳承英雄精神。”地方黨史研究者倪良端說,趙一曼這樣的抗日英雄爲了中國革命犧牲,應該被世人記住。

2005年,一個參加過二戰的歐洲老兵,在一次聚會聊天時得知陳紅是趙一曼孫女時,立即向她豎起了大拇指。相比之下,還有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趙一曼是誰,不知道她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所幸這些年對趙一曼的宣傳越來越重視。家鄉的紀念館得到修繕,各地組織紀念活動。館長陳懷忠說,現在越來越多人來瞻仰趙一曼故居,推着輪椅的老人、聾啞學校的學生、幼兒園小孩,還有日本老兵專程到趙一曼雕像前鞠躬謝罪。“我在這裡工作了30多年,心感甚慰。”

“我們不應該忘記過去,忘記歷史。我們的英雄,都應該被大家瞭解,這方面的教育應該要加強。”陳紅說,自己現在退休了,有時間去做更多的宣傳,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讓更多的青少年接受紅色傳統文化薰陶,革命傳統教育不能丟。

伯陽嘴有十棵楨楠,歷經百年風雨。樹高且直,像英雄的脊樑。如今在樹蔭下,後人坐着喝茶乘涼。趙一曼紀念館外有一座茶館,前來瞻仰趙一曼的老百姓在此休憩。“現世安好,因爲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陳懷忠說。

【紅色記憶】

被俘後,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爲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

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勳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勳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僱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後,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勳的叔叔家中。

6月30日,趙一曼在準備奔往抗日遊擊區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衆”。

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車,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

“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爲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爲國而犧牲的!”

見習編輯:丁鵬

(原標題:英雄丨趙一曼:不讓鬚眉 女兒自有豪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