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宜倫:先手入局,共謀智能汽車發展新思路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6月10日報道 6月10日,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於合肥開幕。爲期三天的論壇將有超過40場演講、17場議題討論,預計超過150位中國汽車產業先鋒思想碰撞,共話新汽車時代

“今天所有的車廠,所有的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包括從業者,都是在燒錢,都是在自己的手腕上割一道口子,看誰血流的多,看誰血流的快,流的不快的就再見。”

“我們看到很多成功的優秀的企業,但在我們的腳下,有更多的死掉的企業,媒體往往不說這些故事,這其實是非常可敬,也非常難過的故事。”

6月10日,快人快語的博泰車聯網創始人及董事長應宜倫在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如是說。

當天,他發表演講,題目是《先手入局,賦能汽車產業新一輪發展》。

以下是演講摘錄。

移動互聯網從2007年到今天,已經十幾年了,我認爲,下一輪,更加清晰的定位是萬物互聯網。

不可否認,車是非常重要的移動終端手機是人的器官的外延,汽車是移動細胞,我們只是汽車裡面的一個核而已,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時代。

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所有的東西都會發生變化,幾乎所有產業的技術都將放在汽車上,過去有一句話叫“四個輪上電腦”。

現在有一句話,其實是把所有的核心技術、人工智能相關的東西堆在一個地方,加上四個輪子而已,所以本質變了,它是一個以技術爲核心的產品,而不再是以移動爲核心,移動只是屬性

今天的“新四化”在左邊,和單車智能有關係

在未來的十年當中,在右邊,整個城市的智能一定會到來,這個到來一定有很多障礙,我認爲右邊的變化會遠遠大於左邊,當右邊真正發生徹底變化的時候,它會重新定義左邊車的智能性

就像今天用搜索引擎、移動互聯網已經非常熟悉了。但是,當年,所有計算都是單設備智能,在一個設備裡面計算,沒有今天的互聯網帶給這麼便捷的生活。

如果今天逃離網絡,完全靠一個設備給你計算,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你根本不敢想象離開網絡,所有設備的智能性會變得多麼弱。

今天的汽車還在這個階段,智能的路和智能城市到來的時候會重新定義智能汽車,雖然我們還沒看到它的端倪,很多還在先導區、示範區。

就像高鐵的建設,短短几年改變了交通,5G、4G建設也是非常快的就鋪開了。 這有點像我們在小時候,或者現在去商場看小朋友玩的小賽車,一羣小孩把小賽車往裡面一放,就跑了。

車還有另外一個屬性,它作爲一個數字終端和數字空間,它會有很大的變化,特別值得期待的是之後蘋果如果發佈汽車出來會是什麼樣,如果還是今天這個樣子,也許汽車還要有10-20年的進化過程。

上午,何小鵬說到,“他更關注怎麼讓人停留在車裡面,他認爲車裡面可以待23個小時,而不僅僅是駕駛。”

我認爲這和蘋果帶來的完全顛覆性的想法是一樣的。

同樣,在這麼多的賽道上,有一個論點,未來智能手機只有三家企業。也有人說,國內、國際每個市場各三家。

也有人說,會有十幾家到二十家企業依然存在,但是份額會被新的智能汽車和新的電動汽車車廠代替掉。

也有人說,等滴滴出來的時候,只要付月租費,空的時候車還可以掙錢。我們公司的使命是“引領智能汽車極致體驗,重構移動空間生活方式”,移動空間的變化會帶來很多,你會發現,在這三十年當中,沒有一次浪潮讓全行業涌到一個行業。

這個行業其實有很大的挑戰

過去它是第二大GDP,第一大產業是房地產,第二大產業是汽車,但是汽車使用率卻比較低,當汽車使用率達到40%-50%的時候,理論上不需要那麼多的車。

如果未來有兩萬億輛,我認爲要不了幾年,40%的新能源車在一線城市是很常見的事,加油也會掉很多,因爲充電的效率比加油更高。

今天,150公里以上已經不開車了,高鐵太方便了,過去500公里以內都是開車的,我估計會掉兩三千億。

再看保險,今天每一輛車已經不需要防盜險了,到自動駕駛階段,就更不需要一些保險了,未來廠家可能買一個自動駕駛險就夠了,你會發現整個市場會從十幾萬億萎縮到六七萬億,極端來講可能會到四五萬億。

但是智能化網聯化會帶來比現在更大幾十倍的產業,是什麼?目前不知道。

今天所有的車廠,所有的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包括從業者,都是在燒錢,都是在自己的手腕上割一道口子,看誰血流的多,看誰血流的快,流的不快的就再見。我們看到很多成功的優秀的企業,但在我們的腳下,有更多的死掉的企業,媒體往往不說這些故事,這其實是非常可敬,也非常難過。

這是一個很大的產業,但是怎麼做,我們不清楚,我們清楚的一點是生態,上午王軍說了,他說生態不是車廠做的,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

我認爲未來的生態只有一家,最多兩家,生態特別難。

整個汽車在安全、自動駕駛和城市上也會發生很多變化,大家說軟件定義汽車,很多人說應該是“硬件和軟件”共同定義汽車。

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我說明一下,汽車公司爲什麼說軟件定義汽車?

他講的汽車硬件是“擼鐵”的硬件,底盤、發動機、變速箱等。

很多人說是“硬件加軟件”定義汽車,講的是座艙域控制器、MDC的自動駕駛的硬件,一個是車的“鐵疙瘩”硬件,一個是智能硬件,這是兩件事。

如果從總量來看,汽車是由軟件定義。現在很多整車廠的研發人員中,做軟件的不會超過3000人,很多公司只有1000個人。

有一家汽車公司,研發能力很強,他們經過討論,認爲自己會死掉,他們認爲像小米、華爲這樣的公司,坐擁幾萬軟件團隊,攝象頭、快充等能力天生就會,OTA能力非常強,他們沒有辦法去競爭。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他們要去做手機。這是結論,不是開玩笑。

很多人說軟件定義汽車,不就是自動駕駛模塊嘛。

我非常同意這個想法,自動駕駛未來是零和關係,當到了零和關係的時候,不會出現特斯拉這樣6萬塊錢升級自動駕駛的事,它會變成基礎模塊,非常便宜,但是能玩的玩家只有一兩家,所以大部分的自動駕駛公司要儘早併到生態裡面去。

舉個例子,當女孩子在上班路上擁堵的時候化妝車會自動接管,進行自動駕駛。這是滿足用戶出行的化妝場景。女孩子喜歡配衣服,她進到車裡面,氛圍燈、HMI、星光頂會自然調整。

交通擁堵的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燈光、音效會調整讓你感覺更加舒適。

我們今天看到的汽車,是一個在鐵疙瘩時代產生的汽車;未來不是這樣的,未來每一個排擋都是可編程的,所有設備都會智能化起來,倒過來說,所有不智能的零部件,我認爲都是會被淘汰的。

這個浪潮會來的很快,當整個車都變得智能化的時候,開發環境就變了,完全不是我們想象的樣子,而是由不同系列智能化的零件+軟件完成的用戶定義汽車的邏輯,而這個部分,誰先走到,我認爲他就會真正掌握未來。

現在有很多車廠想做,但有很大的挑戰,有電子架構挑戰、零部件挑戰以及開放性挑戰。

現在城市越來越智能化,我們在上海新天地、淮海路、徐匯濱江等地正在嘗試“智能移動商業”,它的核心第一是監管,比如工商,城管、食品安全等監管部門管理系統,我們已經開發完成。

第二是業態,移動商業的業態需要和現有商業地產的業態區分。

不同的區域適合不同的業態,這些需要數據支撐。我們現在做的移動咖啡車一天有3000塊錢的收入,一年就是100萬,利潤率50%,當政府的監管系統和品類管理,以及最好地段獲取完成以後,自動駕駛只是換一個底盤而已,這並不難。

做自動駕駛的公司很多,而且這個自動駕駛還不是全自動駕駛,所以我覺得這個空間也是非常大的。當然,小鵬說的飛機汽車也是有空間的。

整體來說,如何通過智能座艙、三電、自動駕駛、整車控制獲取接口,並和最核心技術提供商深度合作,在中間層形成很好的軟件和服務能力,並和生態以及車廠在應用層做到非常深入的開發,並且獲得更多的商業收益,這是一條非常清晰的道路。

如果今天還停留在只是做三屏互聯的座艙,已經過時了。這就意味着自動駕駛的開發者、車控開發者、位置開發者、座艙開發者都要去做。

還有一個賽道是國產化鴻蒙是非常好的平臺,就看如何把應用做好。如果大家有興趣,非常歡迎來找我們,我們一起把它做好。

總結一下,這個時代,從移動互聯網進入萬物互聯網;所有科技巨頭都在賽道當中;智能汽車核心是自動駕駛的技術突破,商業模式的核心是在移動空間的業務模式重構上,智能路和智能交通並沒有開始。

一旦突破,將大大定義汽車的智能性,並且出現移動商業、移動的各種場景,這一塊的商業空間,誰擁有運營權,誰就是真正的王者。

同時,在智能汽車座艙領域,不是狹隘的多少塊屏的概念,而是會把所有的零部件智能化,並且圍繞智能化形成完整的生態,最後會有一到兩家擁有這個生態。

而第三方的開發者,也就類似今天手機APP的開發,完全是開放的,但是車的開發,誰擁有它的領域,誰也擁有一個金礦

最後的金礦是國產化,未來十年的互聯網當中,會有萬億級的金礦等着我們開發。

這也是博泰這些年的小小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