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童止癢少擦「薄荷油」! 藥師提醒:恐引發癲癇、意識障礙

蚊蟲止癢藥膏分4大類藥師提醒:嬰幼童少碰「薄荷油」。(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夏天是蚊蟲孳生季,有時就算在室內坐着,身上也會出現紅腫癢包,若未及時止癢,抓破皮恐釀感染。藥師表示,目前市售蚊蟲叮咬藥膏大致可分4類,但嬰幼兒使用時,需特別留意是否添加2類成分,以免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等不良反應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藥劑科總藥師翟晉德食藥署「食品藥物安全週報」提到,蚊蟲叮咬藥膏主要成份分別爲抗組織胺局部麻醉劑類固醇抗生素,其中以緩解紅腫及止癢的抗組織胺最常用,局部麻醉劑則是常見的複方藥膏,藉由麻痹搔癢感,使紅腫部位不易因抓癢產生傷口

類固醇主要以消炎作用來達到止癢的目的,只要避免大面積塗抹,且使用不超過7天,就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益,也不會有皮膚變薄或色素沈澱副作用,但若叮咬部位已破皮,則不建議使用,以免因免疫反應抑制加速感染,可改用抗生素藥膏,以免細菌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蚊蟲叮咬示意圖。(圖/pixabay)

食藥署也提醒,當家長幫嬰幼兒及2歲以下幼童挑選止癢藥膏時,應避開含薄荷(Menthol)、樟腦(Camphor)等成分,以免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及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另外,蠶豆患者,也應避免樟腦製劑文獻上曾有蠶豆症患者使用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後出現溶血性貧血報告,使用時也需要特別注意。

最後,食藥署表示,外用藥膏只是局部作用,一般不會產生全身性副作用,但若使用不當,仍可能引發嚴重不良反應,建議遇到相關藥物問題,應詢問醫師或藥師,以免止癢不成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