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倒閣與多數黨組閣 解決憲政僵局

▲藍軍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確實應認真思考以倒閣並訴求多數黨組閣,藉合憲的方式、尋求最新民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

行政院將總預算退回複議,仍被藍白聯手否決,政院盤算是藉以加溫大罷免,但對藍白來說,又一次被行政院打臉,畢竟之前立法院長韓國瑜已呼籲行政院不要對總預算覆議,但政院仍不甩韓的建議,擺明不尊重立法院,行政立法僵局無解 ; 但綠軍似就只思考如何加溫罷免,將藍軍逼到牆角,沒考慮如此恐癱瘓國家運作,甚至社會對立、人民不安。是以藍軍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確實應認真思考是否改換戰法,以倒閣並訴求多數黨組閣,藉合憲的方式、尋求最新民意來爲憲政僵局解套。

有什麼理由不倒閣? 這纔是合於憲政的方式

首先,要破大罷免操作只有推動倒閣,倒閣纔是合於憲政、能爲行政立法僵局解套的方式,好比武俠小說中至剛、純陽的「九陽神功」,而大罷免並非憲法規定訴諸民意解決僵局的方式,只是綠軍想借以「完全執政」的偷吃步 ; 畢竟憲法規範行政院有覆議權,立法院有倒閣權,總統於倒閣後可選擇解散國會重行選舉,訴求民意最終結果來解決僵局,道理簡單,這就是憲政主義。

既然在野反對覆議,有什麼理由不倒閣?特別是解散國會重新選舉,兩個月就能塵埃落定,而大罷免至少得半年以上,國家空轉、政治對立、人民不安,從恢復憲政秩序的邏輯來看,倒閣當然有其利基。

其次,藍軍藉倒閣除可反轉綠軍主控的罷免戰場外,也可拉高開價,同時訴求「多數黨組閣」,畢竟綠軍期待完全執政,那藍軍藉在野民意基礎訴求多數黨組閣也是剛好 ; 既然綠軍選輸不甘願,藍以倒閣重新訴求民意重新選舉,彼此利基點皆平等,不會像罷免般的多數藍委陷入泥淖倉促回防,綠委好整以暇敲碗看好戲。

況且多數黨組閣訴求也能鼓舞動員藍軍支持者,就算現今情勢或對綠軍有利,總統賴清德支持度仍約五成,但問題是綠軍不斷政治操作且進行仇恨式動員,導致民衆不滿民進黨執政的怒氣,好歹也得有個宣泄出口。況且藍軍也批評有閣員不適任,喊破了嘴,他仍安於其位,好官我自爲之,提倒閣讓不適任官員下臺,豈不剛好?

再以倒閣的時間點來看,應該在立院否決行政院覆議的一個禮拜內,畢竟幾次的行政院退回複議,擺明就是不斷對藍白出招,就算藍白一直否決,也只有利綠軍政治操作,在野已被逼到牆角、退無可退,若再忍氣吞聲,更會讓支持者看衰 ; 是以否決後順勢提出倒閣並訴求多數黨組閣,才能反將行政院一軍,凸顯出自己對綠軍刻意製造憲政僵局的忍無可忍,並訴求以合憲的方式解決政治僵局,強化倒閣正當性與合理性。

何況此時機不倒閣的話,四月若漲電價,政府或又推給藍白刪除撥補臺電一千億元,不得已得漲電價,又爲罷免添柴火 ; 更甚者,之後綠軍或又提擴大國防軍事預算,如果藍白再擋的話,綠軍更會結合「抗中保臺」操作,根本永無寧日。

倘藍軍仍蹉跎猶豫,等到第二階段綠軍大動員連署超標時纔不得不祭出倒閣,則爲時已晚 ; 畢竟情勢更有利綠軍不說,綠更會看破藍軍手腳,直指藍軍害怕,況且藍屆時也無法以憲政僵局解套者定位形塑義師出征的形象,還會被綠軍譏笑爲已無牌可打、病急亂投醫。

▼解散國會重新選舉,兩個月就能塵埃落定,而大罷免至少得半年以上,導致國家空轉、政治對立、人民不安。(圖/記者林敬旻攝)

重選就是公平攻防 總比半吊子「以罷制罷」好得多

此外,倒閣及訴求多數黨組閣,對藍委有利基,畢竟大罷免,綠軍已形塑是賴清德和藍軍仇很值最高的立委傅崐萁對決,「罷免XXX就是罷免傅崐萁」早已喊得漫天響,而綠軍仇恨動員操作已進入多元戰法,將藍委困在選區,綠軍反而進行全國宣講,藍委等於被綁起來打,當然不公平。

若是倒閣重選,除了可募款進行文宣造勢外,兩個月內重選更比像被凌遲般的要拖半年以上好得多,且藍綠候選人好歹可在一個公平的起始點相互攻防,戰敗服輸,總比藍軍半吊子的「以罷制罷」要好得多。

況且倒閣重選,國會與總統選舉脫鉤,總統大選難以藉立委動員使力,在藍軍候選人本就難施力的情況下,至少也讓綠軍總統候選人不好選,藍軍反而多些機會。

最後,民衆黨或許不願倒閣,因重選勢必席次萎縮對其大不利。但藍軍若只剩倒閣這個可以反守爲攻的選項時,白軍迫於形勢仍可能和藍軍談合作,特別是藍喊出「多數黨組閣」時,對民衆黨未必不利。

提倒閣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而言,更是領導上的轉機,畢竟能讓大家看到朱有能力與氣魄以戰略宏觀去化解危機,連任主席也更有利,拋出此議也會使白營和藍軍協商。更遑論倒閣只要成功,燙手山芋馬上丟到賴清德手上,要否解散國會就足以讓綠軍吵成一團 ; 若不解散國會只換閣揆,藍更可順勢拉高喊價要聯合內閣或多數組閣,若解散國會藍更可喊原來早就有大罷免規劃,賴也不用演了,倒閣的圍城效果也能更加明顯。

總之,在政治上合憲地創造先例,且能爲憲政僵局解套,纔是真民主,藍軍倒閣既有正當性及戰略性,何不爲臺灣真正的民主再向前推進一步?

▼兩個月內重選更比像被凌遲般的要拖半年以上好得多,且藍綠候選人好歹可在一個公平的起始點相互攻防。(圖/記者林敬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