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點線面”繪就司法爲民“同心圓”

高效審結137名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糾紛並及時跟蹤案款過付、訴前化解35名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案……近年來,山東省東營市兩級法院基層人民法庭主動延伸司法觸角、創新工作方法、改進司法作風,爲人民羣衆提供精準、便捷、優質的司法服務,用“點線面”結合的方式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里”,努力繪就司法爲民的“同心圓”。

找準宣傳“點”,精準普法民心

“在與羣衆的交流中,我們發現大家對案件怎麼審理很感興趣,也很關心發生在身邊的案件是怎麼判決的。”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利津縣人民法院陳莊人民法庭的法官們都有這樣的感受。於是,該庭推出“農忙法庭”“上門法庭”“週六法庭”的工作機制,將每一次案件審理當作一堂生動的普法課。

聚焦羣衆關心關注的問題,東營法院人民法庭深入踐行馬錫五審判方式,選取當地有典型意義、有教育價值的案件開展巡迴審判,將法庭搬到校園、鄉村社區田間地頭和百姓家門口,將案件審理變成普法課堂,讓羣衆成爲司法活動的參與者、評判者受益者,確保公平正義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

同學們,你們瞭解審判庭裡都有哪些設施嗎?”近日,一場公衆開放日活動在法院幹警與同學們的互動中開始。

普法宣傳要從精準普法抓起。近年來,東營法院人民法庭升級改造法治教育場所,定期開展“法庭開放日”活動,邀請轄區中小學、社會各界代表旁聽審判,開展模擬法庭和庭審座談交流活動;推出線上普法平臺,建立社區普法微信交流羣、釋法答疑微信交流羣,打造“互聯網+普法”模式;法院幹警積極送法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結合普法對象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法治講座,構建多位一體的法治教育網絡

串起全流程訴服“線”,一站通辦暖民心

“來一次就辦好了,真的太感謝你們了。”王大爺拿着訴訟材料走進東營區人民法院辛店人民法庭,想通過訴訟追回欠款,但卻不熟悉具體操作流程,很是焦急。法院幹警瞭解王大爺需求後,當場就幫助王大爺完成了網上立案

“我們秉承‘最多來一次、一次就辦好’理念,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羣衆訴累。”辛店法庭法官介紹說,爲推進智慧法院訴訟服務成果在人民法庭的深度應用,該庭建立訴訟服務輔導機制,設置立案服務專區,提供網上立案、在線調解、開庭現場輔導,爲羣衆提供便捷高效的訴訟服務。

司法爲民,永無止境。近年來,東營法院人民法庭堅持因地制宜,不斷完善便民利民服務體系,在人民法庭建立訴訟服務站,在人民法庭及轄區、鄉鎮、街道綜治中心或者矛盾調解中心設立自助訴訟服務設備,方便當事人隨時隨地辦理訴訟業務;進一步升級訴訟服務的功能、流程和標準,建成集訴訟服務、立案審查、訴前調解、訴調對接、繁簡分流、保全速裁等多重職能於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切實解決現場立案、繳費、印製文書等問題,爲人民羣衆提供一站通辦的訴訟服務。

撐起多元服務“面”,爲民辦事解民憂

人民法庭是審判體系的“神經末梢”,直接服務於廣大羣衆。爲此,東營法院人民法庭充分發揮紮根基層的優勢,深入瞭解人民羣衆的司法需求,不斷推動中心下移、力量下沉,促進矛盾糾紛在羣衆家門口解決,努力提供多元化的司法服務。

堅持多元解紛,妥善處理轄區涉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育養老、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等案件;高舉司法利劍,切實維護農民最現實、最直接的土地權益,依法保障農村婦女、進城落戶農民等羣體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不忘司法爲民初心,持續深入推進“爲羣衆辦實事示範法院”創建活動,以“一張笑臉,一把椅子,一杯熱水,一句問候”溫暖民心,讓人民羣衆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此外,人民法庭還結合轄區特色產業和優勢資源,找準服務鄉村振興發力點,爲符合地方發展和市場需求的特色產業保駕護航,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農業發展、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