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老科技工作者資源 助力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吳善超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

青年科技人才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先鋒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爲戰略性工作來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樑、當主角。黨和國家一直支持和鼓勵老科技工作者發揮優勢特長,在決策諮詢、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推動科技爲民服務等方面更好發光發熱。這些爲我們團結凝聚老科技工作者、助力青年人才成長髮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6月,中國科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工作 更好發揮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老科技工作者發揮“傳幫帶”作用,爲青年人才成長提供指導、搭建舞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以“老科技工作者發揮‘傳幫帶’作用,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成才”爲題開展專題調研,力求摸清實情、找準問題,爲推動相關工作提供思路舉措。

調研發現,老科技工作者“傳幫帶”工作當前呈現出以下特點。

老科技工作者人才資源豐富,繼續發揮作用的意願強烈。我國老科技工作者人數衆多、經驗豐富,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老科技工作者數量已達2249.5萬人。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老科技工作者人才隊伍預計在未來十年保持年均約6%的增幅,至2035年前後將達到約4536萬人。我國退休年齡相對較早,調查顯示,約88%的老科技工作者非常或比較願意在退休後繼續發揮作用。

培養後繼人才是老科技工作者發揮作用的重要方式。調查顯示,老科技工作者退休後繼續發揮作用的三種最主要方式爲科技諮詢、建言獻策、培養學生和帶徒弟。其中,老科技工作者對於與青年科技人才共同學習工作意願更強。

青年科技人才期待、珍惜向優秀老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機會。數千萬青年科技人才處於職業生涯早期和人生成長特殊階段,作爲最富創新活力、創造潛力的人才力量,他們普遍渴望獲得指導和幫助,加快成長成才。

調研發現,老科技工作者發揮“傳幫帶”作用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如老科技工作者開展“傳幫帶”的基礎保障不夠有力,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成才渠道不夠豐富,“傳幫帶”隊伍中低齡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發揮不夠突出等。正視這些問題並切實加以解決,事關繁榮發展我國科技事業的工作大局。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對策。

一是加強老科技工作者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在國家總體老年人力資源開發中,將老科技工作者“傳幫帶”作爲重要方面,明確老科技工作者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成才的重點任務和方式,統籌用好政府、市場和社會力量。完善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及返聘政策,建立和完善因公費用報銷制度、人身保險制度等,逐步形成一整套健全、規範、管用的老科技工作者人才資源開發管理制度。

二是拓寬老科技工作者發揮“傳幫帶”作用的渠道。充分發揮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的作用,能更好爲“傳幫帶”搭建平臺、拓寬渠道。加快建立健全老科技工作者人才信息庫和科技成果庫“兩庫”,實現與中央組織部、人社部、科技部、科協等部門相關人才庫和成果轉化平臺的對接互通,加強老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人才的供需對接,更好爲“傳幫帶”建機制、搭平臺、拓渠道。

三是強化低齡老科技工作者人才資源開發。低齡老科技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和理念相對較新,應成爲“傳幫帶”隊伍的主力軍。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的老科技工作者指導青年科技人才進行基金項目申報,有效提高基金申報成功率,更培養了青年科技人才的科學素質。科學合理安排被返聘的低齡老科技工作者工作,更加註重發揮他們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成才的作用,助力實現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