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老礦工自設文史館 代礦災罹難老友說故事

老礦工配合早年礦區影像向遊客說明現存場區內的設施及位置。(黃子明攝)

新北市侯硐原瑞三煤礦舊址已改設爲煤礦博物園區,老礦工現場指導遊客體驗如何運用現代工具採煤。(黃子明攝)

老礦工捐出收藏的採礦工具及影像等作爲礦工文史館展示文物,曾經吸引日本礦業文史團體有意購藏,但遭老礦工拒絕。(黃子明攝)

新北市侯硐原瑞三煤礦舊址已改設爲煤礦博物園區,當年採煤的三分運煤車鐵軌如今成了遊園軌道車軌道。(黃子明攝)

老礦工在侯硐原瑞三煤礦礦工澡堂舊址解說早年礦工洗浴情形。(黃子明攝)

侯硐原瑞三煤礦老礦工操作老式運煤三分柴油機關車,這部機關車頭爲日本第一家內燃機業者Katoworks設計製造,是全臺唯一還能行駛的機關車。(黃子明攝)

老礦工毛振飛配合早年整煤場影像,向遊客介紹位於後方建物內全臺第一部電梯。(黃子明攝)

早年礦工採礦與居家環境相當狹窄,一戶家庭內部空間大約只有不到兩坪。(黃子明攝)

侯硐原瑞三煤礦一處坑道仍保留當年樣貌,內部滲水嚴重,非常溼滑。(黃子明攝)

老礦工周朝南(左)與當年同在礦場工作的妻子吳寶銀如今夫唱婦隨,共同在礦工文史館擔任志工。(黃子明攝)

老礦工設立礦工文物館,帶出當地礦業主題旅遊新動能,侯硐瑞三煤礦舊址改設爲煤礦博物園區,吸引不少遊客到訪。(黃子明攝)

採礦屬於高風險工作,早年礦場內的土地公廟是礦工祈福的地方,如今老礦工回到現場仍保有這個習慣。(黃子明攝)

新北市侯硐近年以貓村聞名,但早年曾是臺灣最大煤礦產區。(黃子明攝)

侯硐礦工文史館窗戶玻璃貼着巨大的礦工圖案,這是臺灣末代礦工親手打造的空間。(黃子明攝)

在老礦工周朝南號召下,一羣已經從礦場退休的臺灣末代礦工捐出老人年金及採礦工具、文物,並親手打造空間,在侯硐成立礦工文史館,只爲了要代替在採礦過程去世的老戰友說出他們的故事。(黃子明攝)

建成於1965年的鋼筋混凝土圓弧形拱橋侯硐瑞三大橋,當年爲瑞三煤礦業主李建興捐建,主要作爲運煤之用。(黃子明攝)

老礦工展示早年瑞三煤礦場區照片,對照現存建物的環境樣貌。(黃子明攝)

在老礦工周朝南號召下,一羣已經從礦場退休的臺灣末代礦工捐出老人年金及採礦工具、文物,並親手打造空間,在侯硐成立礦工文史館,只爲了要代替在採礦過程去世的老戰友說出他們的故事,他們以生命經驗及礦業知識義務導覽,讓國人記住這個曾爲臺灣經濟起飛做出貢獻的產業,這份同坑一命的革命情感,讓老礦工不顧早年職業傷害影響,換個角色再度回到礦場開啓另類人生。

文史館基地位於瑞三本鑛坑口右側,以低廉租金向瑞三業主承租,原址在礦場停採後已成廢墟,是由老礦工親手修復重建,他們不僅免費參觀,連導覽也不收費,營運所需經費就由參與者每個月各自分攤,可說是純公益性私人博物館,而老礦工的進駐讓文史館成了真人博物館,與其它以地方創生爲基礎的礦業展場相較,具有其獨特性與文化價值,連北科大通識教育中心鄭怡雯老師都把這裡當成教室,帶領學生進駐開展課程,還有日本礦業文化組織聞風而來進行交流,甚至希望購藏相關文物,但周朝南認爲這些文物除了有他們的生命記憶,也是國家產發展重要文物,雖然缺錢缺人仍拒絕出賣;不過諷刺的是,受限於相關法規與政策因素,文史館迄今仍屬於沒有合法身分的建物。

目前仍保留許多采礦遺蹟的原瑞三礦場,部分已經由原業主李氏家族賣出,成爲侯硐坑礦業休閒園區,礦工文物館的加入,帶出當地礦業主題旅遊動能,老礦工配合早年自己拍攝的歷史照片,帶領遊客參觀舊礦場,述說早年採礦工作及生活細節,不論場區內臺灣第一部電梯、一兩坪大小卻住滿一家人的的宿舍,或是陰暗潮溼的舊坑道,在老礦工解說下全都鮮活起來;其間雖然有些地方因礦災而封坑,甚至成爲停屍間,讓觀衆聽來覺得毛骨悚然,但老礦工卻自在毫無顧忌,他們認爲這些因意外死亡的老同事已經無法講自己的故事,現存老礦工爲他們代言,相信老友都會很高興,而這也是他們現在站在這裡的原因。

臺灣煤礦開採始於1876年,清政府在基隆八斗子經營第一個煤礦,2000年結束新北市三峽、新店、石碇境內四座礦場,結束臺灣採煤歷史。曾任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桃園航勤企業工會常務理事的毛振飛表示,臺灣歷年來因礦災死亡礦工人數達6555人,其中在1946年到1993年國民政府時期死亡人數就高達4209人,可能與臺灣礦業開發全盛時期,從業人口多,加上市場需求大而提高產能,但卻沒有重視工安有關。曾經在瑞芳大福煤礦工作的毛振飛,當年採礦礦脈甚至已經進入北海岸海底,危險性更高,如今離開工會組織迴歸礦場,毛振飛除了擔任解說員,也與周朝南等共同策畫文史館運作方向,希望能找出永續經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