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盟期望在數據質變的時間點上,幫開發者做更多事

據他們自己所說,友盟終於實現了一開始就想做的事:數據工場和微社區。阿里和同門師兄微博並沒能給友盟帶來社交電商方面的數據支持,他們希望通過四年來的數據積累,給中小開發者服務帶來質變。

根據友盟高級技術總監葉謙的描述,公司在創建後的第二年(2011 年)就開始組建數據挖掘團隊,希望從海量數據中發現有價值的內容,從分析數據轉變爲分析用戶。數據工場正式立項開始於今年初,基於友盟兩年來數據服務中的用戶地理位置分析、用戶服務分析,加上他們由其它社交網絡和應用市場中獲取的數據,希望能對用戶進行識別、分類評級,從而讓平臺內開發者找到與自身產品契合的核心用戶。

在此之前,友盟就有過幾次類似的嘗試。友盟在數據報告中發佈過移動互聯網用戶在春晚不同時段、不同節目期間的應用行爲分析,與中科院、北大等學術機構討論過用戶行爲試驗,另外也曾與部門合作伙伴進行小範圍精準投放測試,最終與用戶真實行爲的契合度擬合程度都達到了他們的理想水平。

根據友盟提供的信息,他們的開發者服務已經覆蓋九億終端設備。友盟根據開發者自有產品和其它關聯外部數據,以“近期使用過的重要應用”、“使用頻率”、“使用習慣”和“停留時間”爲用戶定義不同維度分數,最終呈現一個綜合的“可信分值”。“可信分值”能夠幫助開發者對用戶數量進行去噪,對自己應用的數據和市場狀況得出準確判斷。在用戶評級基礎上,友盟會根據更細化的具體數據爲用戶定義 400 多組標籤,爲用戶的應用使用習慣或偏好做出分類。開發者可以主動上傳一部分設備標識,或調用 API 對單一設備用戶進行識別,對短期內的應用推廣或運營成果進行評估,得到潛在用戶和有核心活躍用戶的精準畫像

目前爲止,友盟對自己的定位仍然是比較純粹的開發者工具平臺。他們希望以打通產品線數據和開放 API 的形式讓開發者自主利用數據實現精準營銷或應用策略轉變,友盟方面並不考慮爲平臺內開發者提供換量平臺等重運營業務。

葉謙說,友盟在 2015 年的重點就是完善數據平臺初期的兩個產品 —— 用戶評級和用戶標籤,海外版還在規劃當中,可能在今年會有具體的服務器部署。數據工場的收費模式也尚未最終確定,初步規劃是讓小開發者免費試用,而對大中開發者施行按量分段計費標準。爲了給數據工場兩個新產品提供底層架構支持,友盟在過去的 2014 你啊中隊數據質量、服務器計算能力、響應時間和延遲都做出優化,以葉謙的話說,“如果是我們平臺的長期用戶,就會發現今年我們的服務質量,包括性能和穩定性都有提升”。

對友盟項目經理任明遠而言,微社區是他們做社會化分享組件之初就想做的產品。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以一級交互界面的形式近距離接觸終端用戶,社會化登錄平臺、分享組件、搖一搖截屏、在線評論組件都基於同樣的出發點 —— 爲開發者提供即時可用的簡單工具。就長期致力於提供開發者工具的友盟來說,微社區是他們在移動互聯網的這一時期根據平臺內數據得到的另一個普遍需求。據任明遠的描述雖然應用內社區不像私信或羣聊那樣強調多點實時性,更多承載的是異步信息,但背後的 feed 流技術和服務器壓力均衡都需要開發者投入相當的精力開發並持續維護。用戶活躍量有限的中小開發者若自主搭建應用內社區體系,投入產出比並不理想。

微社區爲開發者提供基礎的多套皮膚和場景化佈局方案,具備能力的開發者可以使用開源代碼來對特定組件做出深度定製。從更實用的角度看,微社區也爲開發者和社區運營負責人提供公共敏感詞庫、自定義敏感詞庫、內容舉報和內容審覈等社區必備的運營管理工具。基於友盟原有的消息推送服務,微社區提供對 at、評論等“緊急社交行爲”的實時推送。

社會化分享組件意在讓用戶幫助開發者將應用內優秀的內容通過自己的社交圈傳播出去,而微社區則希望讓現有用戶將內容和社交關係沉澱在應用內。一個導出去,一個留下來,而任明遠並不認爲兩者之間存在運營邏輯上的衝突。“利用社會化分享組件傳播優秀內容吸引更多用戶,再進一步通過應用內社區把新用戶的社交關係和 UGC 內容沉澱在應用內部,本質上對開發者是一件好事”,任明遠說。

與數據工場新產品相同,微社區的具體收費仍未有最終定案,初步定價規劃也與前者類似。友盟在自身產品的擴張和定位上不免顯得過於嚴謹,在這個人必言大數據和“畫像”的市場裡,友盟把自己數據積累和上層實現的成果評價都留給了 2015 年的市場。

[36氪原創文章,作者: sinC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