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騎兵菜鳥卡特一戰成名 從默默無名到舉世皆知

在遊騎兵搶下美聯外卡之前,他們的外野手卡特(右)9月才從小聯盟升上來,僅僅打了23場比賽,就要在季後賽扛下先發左外野手重任。結果他在季後賽的12場比賽中有11場比賽擊出安打,並打出5分打點,獲得9次保送,OPS高達.987,成爲幫助遊騎兵打進世界大賽的大黑馬! 美聯社

在今年季後賽前,除了少數遊騎兵死忠球迷外,沒多少人聽過卡特(Evan Carter)的名字,但這位21歲的菜鳥在十月份的神鬼表現,讓他成爲人人尊敬的好手。卡特今年球季從2A開始,升上3A纔打了8場比賽,遊騎兵隊總經理楊恩(Chris Young)就覺得是時候了,因應賈西亞的受傷,把卡特升上大聯盟,自此開始他的奇幻旅程。

他在今年季後賽的神勇表現,我就不在這邊說了,但在2020年選秀會前,真的沒多少人聽過他。不止是一般球迷如此,連業內人士都是。在選秀會的MLB官方電視轉播中,當遊騎兵隊在第二輪(通算第50順位)選走卡特時,主持人安辛格(Greg Amsinger)念出了卡特的身高體重,一些數據和他有杜克大學的獎學金,就念完他所有的資料了。沒有球探報告、沒有實力評估,「我們就只有這些了。」安辛格事後承認。

轉播中其他球評給出些籠統的意見,裡面可能唯一親眼看過卡特本人的前洛磯總經理歐道德(Dan O’Dowd)卻對卡特評價不高:「在每年的選秀會中,某些球員就是該去大學,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該去念大學。當然遊騎兵隊比我更瞭解他。」

這也許不能怪歐道德,因爲卡特的名字沒出現在MLB Pipeline的前兩百大新秀中,也不在Baseball America的前五百大潛力股中,事實上各大新秀預測排名中,你都找不到卡特的名字。報導大聯盟選秀三十五年的老記者卡里斯(Jim Callis)事後寫道,這是他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看到如此不爲人知的名字出現在選秀會前三輪中。

卡特進入小聯盟前完全不受重視,沒有在任何潛力新秀的名單之內。 美聯社

遊騎兵能挖到卡特,其實有點運氣。卡特的爸爸傑森小時候曾經跟遊騎兵隊球團的克拉克(Danny Clark)一起打過球,常常向克拉克談起兒子伊凡有多好。克拉克自己沒辦法去看,就交代當地球探塔克(Derrick Tucker)。卡特來自田納西州的一個人口不過一萬四千人的小城伊莉莎白鎮,這邊只有一所高中,不要說沒出過大聯盟選手了,自從1975年後連小聯盟選手都沒產出過。沒有球探會在這個區域花時間耕耘。

而且不要忘記,2020年的COVID疫情讓全世界的運動都封關。根據達拉斯晨星報的報導,卡特高中最後一年的球季,只打三場就結束了。資料上卡特的高中生涯,他也是投打二刀流,打擊率3成24、四發全壘打,自責分率1.34,有六場完投。看起來不算特別強,對吧。

可是卡特有另一項特質:品學兼優。他是那年的畢業生代表,而且他選擇杜克大學,不是因爲藍魔鬼的棒球有多強,而是他原本想當牙醫,學術地位一流的私大杜克可以提供最佳的學習環境。

雖然想上大學,但遊騎兵隊的誠意(那年的選秀會只有五輪,條子軍居然在第二輪就選他)打動了卡特。儘管塔克沒能看幾場卡特的比賽,但塔克說:「我們詳細觀察卡特的體態和運動能力,我們的結論是他很有power。他的態度、運動神經和體能包,選秀會時他才17歲,外加他老爸也是又高又壯又靈活,讓我們有樂觀的理由。」

卡特(左)在高中時代的表現並不特別出色,而且是投優於打。但遊騎兵球探慧眼識英雄,認爲他具有強打的潛力。 美聯社

遊騎兵制服組從上到下都同意卡特有潛力,但重點是在何時選他。遊騎兵總球探費格(Kip Fagg)說如果不是疫情的話,大聯盟三十支球隊在選秀會的表單中都會有卡特的名字。現在除了遊騎兵外,費格聽說只有皇家和海盜曾表示過對卡特的興趣。「我超怕皇家和海盜先選他的,」費格表示,「我們覺得市場普遍低估他了,媒體的反應也讓我很意外,我可不會在第二輪亂選個莫名其妙的傢伙。」

遊騎兵的副總裁兼球員發展主管費斯特梅克(Ross Fenstermaker)說:「這一切都是老派的球探工作。找到這種才華,預測他未來會擁有這些技術,讓我們在那時選到他。其實在他21歲的身體裡面,住着一個老靈魂。」

在萬事問大數據的年代,老派的棒球美學偶爾也有出頭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