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殺頭風險也要賣!古代最容易發大財的暴利行業 閉着眼睛都賺錢

行業百百種,做生意眼光要準纔有機會發大財。(圖/pixabay)

文/ 王磊

摘自/《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地表最強的66堂中國歷史穿越課》

俗話說「敲鑼賣糖,各幹一行」。古代也是行業衆多,唐朝時就有三十六行的說法,後又延伸出七十二行和三百六十行的說法。這些都只是行業種類的約數,實際上遠不止這些。這麼多行業裡,哪一行的生意是最賺錢的呢?

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清朝的廣州十三行。的確,清朝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只授權廣州十三行做對外貿易,其經營的是壟斷性業務,所以利潤非常高。十三行的行商們,個個都富可敵國。總行商伍秉鑑,在道光十四年時的資產已達兩千六百萬銀元,摺合白銀兩千萬兩左右。要知道,當時清朝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四千萬兩左右。《爾街日報》對伍秉鑑的評價是「擁有世界上最大商業資產的天下第一大富翁」。可見,伍秉鑑就是那個時代的世界首富

▲「鹽」在現代是很普遍的調料味,在古代卻是不易取得。(圖/pixabay)

壟斷性的對外貿易只存在於特殊時期,是特殊體制造就的產物,不具有普遍性。而在古代常見的行當裡,最賺錢的應是販鹽

鹽是維持人生命的必需品。在沒有冰箱的古代,鹽可以醃製食物使其減緩腐敗變質

鹽在古代的戰略地位,類似於今天的石油,而且鹽不是每個地區都出產,因而具有稀缺性,所以,古代的產鹽地就像今天的中東產油國,閉着眼睛都賺錢。

這麼賺錢的行業,古代政府是不會放過的,中國很早就對鹽實行官營了。春秋時,齊國之所以強大,很大程度是因爲實行了管仲的「山海」政策,國家專營鹽業,「便魚鹽之利」。戰國時,秦國商鞅變法,也有相似的政策。漢朝初年,鹽業開放民營,很多販鹽的商人成爲鉅富豪強,富比王侯,讓中央政府極其擔憂。

漢武帝時,長年對外戰爭,國家財政吃緊,又開始實行鹽業專賣,即「鹽鐵官營」政策,由官府直接組織食鹽生產、運輸 和銷售,禁止民營。漢朝政府獲得巨大利潤,這才緩解了連年戰爭導致的財政危機,另外,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豪強勢力。以後的歷代政府,都對鹽業嚴格管制。在很多朝代,販賣私鹽是和謀反一樣的重罪。儘管如此,依然有許多亡命之徒冒着殺頭的風險販賣私鹽,因爲利潤實在太高了。

私鹽的利潤率有多高?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北宋時,政府在陝西壟斷經營的青海售價每斤四十四文,而在青海產地的價格每斤僅爲五文,開採成本則更低。一般情況下,售價是成本的二十倍甚至更多。在今天,這個利潤率估計也只有販毒能達到了。

起義造反。比如隋末的程咬金、唐末的黃巢、元末的張士誠,都是販鹽出身的農民起義領袖。到了明清,政府對鹽業改爲特許經營,給商人發放「鹽引」,類似今天的特許經營許可,憑鹽引可在鹽戶那裡合法收購食鹽,然後再轉運倒賣。食鹽低價買高價賣,日進斗金不在話下。爲了獲得鹽引,鹽商需要承擔官方分配的任務,比如向軍區運送軍糧。當然,鹽商也需要向主管鹽業的官員鉅額行賄。

清朝主管鹽業的官員是各地的「鹽道」,也是「最肥」的官職。明清兩朝的鹽業,是官商勾結獲取暴利的典型行業。當時盛極一時的晉商和徽商,就是在鹽業特許經營制度下靠官商勾結而起家的。徽商販鹽產業的集中地是交通便利的揚州, 揚州鹽商有着極高的智商情商,能夠牢牢抓住統治者的心理,時刻想方設法討好權貴

乾隆皇帝七次下江南,揚州鹽商都主動請纓負責接駕事宜,把乾隆伺候得非常舒服。乾隆在位時有個叫鮑志道的鹽商,他在擔任淮鹽總商的二十年間,共向朝廷捐銀兩千餘萬兩、糧食十二萬餘擔,受到政府的多次嘉獎。伺候好了權貴,自然能獲得權力的庇護從而賺錢,揚州鹽商正因深諳此道才成爲明清時期最富有的商人羣體。

★本文經麥田出版授權,摘自《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地表最強的66堂中國歷史穿越課》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