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石榴紅

去年冬天,一位新疆本地的朋友家中做客。當看到茶几上一個幹成“標本”的石榴時,朋友說道:“哦,皮亞曼石榴。”

我漫不經心地接話:“秋天的石榴,沒顧上吃,就幹成這樣了,索性放在茶臺上當茶寵吧。”

“這可是皮亞曼石榴,你別看它外邊幹成那樣了,裡邊的籽兒新鮮着呢!”朋友強調道。

我一聽,很是驚訝,也有點好奇。於是把石榴鋸開。果然!裡邊籽粒飽滿、珠圓玉潤。食之,味道甘甜,醇厚綿長

皮亞曼石榴,我記住了這個獨特的名字

日子一天天地過。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有機會來到皮亞曼石榴的產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皮山縣皮亞勒瑪鄉。

道路兩側,是一望無際的石榴園。雖是夏末秋初,但是果子都紅了,高高低低地掛在枝頭,像一樹樹紅燈籠

我們走進蘭幹庫勒村果園。細看,這裡的石榴樹不是常見的一個主幹再發枝杈的那種,而是一大叢灌木。十幾棵小樹擠在一起,沒有主幹,同時向一側傾斜,以至於有的要用木棍支起來,否則就趴在地上了。

“這種樹型,是爲了便於採摘嗎?”我問。

“採摘當然是方便了,但主要不是因爲這個。這裡的石榴樹冬天要埋起來,不然天干風大,容易受傷。一棵大樹怎麼埋呀?這種枝條比較柔順,就容易多了。”當地人回答。

枝條上的果子比較稀疏,老遠纔有一個。據說是因爲有總量控制,果子不能太多,否則長不大。每棵樹掛果總量把握在六十個上下,也就是五十公斤左右。

走在果園裡,我們發現地面乾乾的。是不是該澆水了?當地人告訴我們,石榴是要大澆幾次水,但到了這個時候,就不能澆水了,甚至下雨也不好,否則影響糖分積累,吃起來就不甜了。

從果園裡出來,我們來到路邊的石榴展覽館,這裡有對皮亞曼石榴的總體介紹。石榴自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之後,最先在新疆落腳,因此新疆種植石榴之處頗多。皮亞曼石榴之所以出類拔萃,是因爲其獨特的自然條件。皮亞勒瑪鄉是一個小小的綠洲,周圍戈壁環繞,氣候乾熱,晝夜溫差很大。源自崑崙山杜瓦河流經這裡,又提供了豐富的水源。這些,都造就了皮亞曼石榴的好品質

可惜的是,杜瓦河是一條小河水量有限,這裡種不了多少石榴。這就不能不提到水利專家王蔚,他把一生獻給了和田的水利事業,修了“五十八座半”水庫,其中一座就是桑株水庫。因此,皮亞勒瑪鄉大受其益,用上了桑株河水,石榴種植面積得以擴大。目前,全鄉共有石榴園二萬四千畝,畝均收益五千元。一般人家有十畝左右的地,年收入輕輕鬆鬆四五萬元。光是靠石榴種植這一項,鄉親們就擺脫了貧困。吃水不忘挖井人,現在,每年石榴一收下來,皮亞勒瑪鄉的鄉親們就會到王蔚墓上去祭奠,擺上今秋收穫的又大又紅的果子。

石榴是皮亞勒瑪鄉的幸福果、團結果。石榴紅了,歡樂的採摘季快來了,我彷彿聽到石榴園裡傳來了開懷的笑聲和幸福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