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史上的今天:3D格鬥遊戲早期黑馬《鬥神傳》

儘管3D格鬥遊戲市場已被“VR戰士”、“鐵拳”兩大品牌霸佔多年,其下還有“死或生”、“靈魂能力”這樣的二線作品,除此之外很難再找到影響力與銷量都相對可觀的同類遊戲,但如果我們把時間倒回至大約20年前,在3D格鬥這個概念剛剛興起的時候,如日中天的日本遊戲市場上其實出現了許許多多采用3D技術或者僅僅只打着3D旗號新形態格鬥遊戲作品。

1995年1月1日在初代PS主機上推出系列首作的《鬥神傳(闘神伝)》便是其中之一。這部由Tamsoft開發、Takara發行的遊戲顯然是爲了對抗1994年11月被移植到世嘉土星上的《VR戰士》而誕生的,二者同屬全3D環境下的對戰類遊戲,場景能夠360度旋轉、人物能夠靠側向橫移躲避招式,如果不是《鬥神傳》爲每一位角色設計了一把武器,那麼二者之間在表面上的差距會更小。

初代PS的孱弱機能很難爲這樣一款全3D的格鬥作品提供高幀率支持,Tamsoft本身也不是以技術實力見長的大廠,所以《鬥神傳》儘管採用了流行的形式,但在具體表現上跟《VR戰士》相去甚遠,更何況它們的定位本身就有一些差異。《VR戰士》着重展現真實的武術姿態技巧,並以此基礎進行適應遊戲表現特點的改造;而《鬥神傳》則在風格上更偏向於《街頭霸王2》這類動作誇張、卡通化痕跡明顯的作品。

角色的許多招式都是誇張和超自然的

遊戲中的8名角色各自擁有一套大開大合的招式,飛行道具、帶特效的飛腿甚至超必殺的存在無時不刻不在提醒玩家這不是一款寫實的格鬥遊戲。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定位,遊戲在操作方式上爲了適應家用主機的手柄而儘量簡單化,不必輸入太多複雜的指令就能使出大部分必殺技。兼具新潮的3D特效與2D格鬥遊戲的誇張特點,讓《鬥神傳》吸引了很多硬派3D格鬥遊戲受衆以外的粉絲

在OVA等拓展產品畫師造型能力展露無遺

而這部作品的另一個特色便是在遊戲領域之外進行了一系列品牌拓展,人物設定ことぶきつかさ本來就是一名漫畫家,而且還曾擔任劇場版動畫餓狼傳說-THE MOTION PICTURE-》的人設工作,他筆下的人物線條灑脫、個性鮮明,比起多邊形有限的3D建模,顯然還是動畫、漫畫這樣的形式更實用來展現《鬥神傳》諸位角色,所以1996年推出的兩卷同名OVA《鬥神傳》顯得順理成章,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果

受各方面利好的影響,PS版《鬥神傳》在上市前後獲得了相當不錯的關注度,畢竟是PS主機初期難得一見的類型,最終在全球範圍內獲得約127萬的驚人銷量,並走上系列化之路,先後推出多款續作以及移植作品。但可惜的是後來的再也沒有一款作品取得與初代比肩的成績,1999年8月面世的《鬥神傳 昴》無奈成爲該系列最後一款正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