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史上的今天:被BUG拖累的名作《星之海洋3》

曾經有着“3A出品,必屬精品稱號的tri-Ace如今早已失去往日的風采,面對日本主機遊戲圈的劇變沒能及時作出調整,接連推出幾部作品都因爲成本限制、觀念落後等限制惡評如潮,目前已經有朝手遊廠商轉型的趨勢。而縱觀tri-Ace的作品歷史,最輝煌的日子莫過於PS2時代。靠初代PS積攢的口碑和開發能力獲得SCE以及玩家的認可與支持,其結果便是兩款經典續作《星之海洋3》和《女神側身像2》。

發售於2003年2月27日的《星之海洋3》原名《スターオーシャン Till the End of Time》,因爲立項早於GBC遊戲《星之海洋:蔚藍星球》,同時也因爲是第三部在家用主機上的正統作品,世界觀與前兩作相通,所以在玩家羣體裡通稱爲“星之海洋3”。

遊戲的故事發生在2代結尾400年之後,人類的太空科技取得長足發展足跡遍佈近三分一個銀河系併成立銀河聯邦,整個文明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也從未停止。男主角菲特與雙親以及青梅竹馬索菲亞一同來到療養星球海達4號度假,沒想到悠閒的日子剛開始不久整個設施裡便警鈴大作,一艘神秘戰艦突然到來並對海達4號發動了攻擊……

作爲tri-Ace在PS2主機上的首部作品,儘管製作組顯然還沒有對這臺新主機的性能吃透,但還是非常難得的實現了全3D畫面以及幾乎全程60幀的超高流暢度,這對於玩家在緊張激烈的戰鬥過程中始終保持節奏感非常有幫助。

本作最大的創意體現在極具個性的戰鬥系統上,一般來講用於發動法術的MP對於戰鬥的重要性不如HP那麼高,但本作中MP耗盡同樣會導致角色陷入無法戰鬥的狀態,跟HP歸零的效果一樣,也因此產生了一些專門消耗MP的道具技能。此外由小攻擊、大攻擊、防禦構成戰鬥基本動作就像剪刀石頭布一樣相互剋制,玩家需要時刻保持緊張感及時作出調整纔能有效打擊敵人。配合高幀率的全3D畫面,本作的戰鬥部分手感極佳並且賞心悅目,在表現力和爽快度等方面堪稱PS2所有RPG作品中數一數二的傑作

再加上“戰鬥蒐集”這個天才般的創意,當年更是讓無數人廢寢忘食。簡單來講玩家通過戰鬥獲得的各種數據都會被記錄下來,包括擊破人數、傷害數字、連擊數等等,整個遊戲一共包括300個戰鬥蒐集項目,達成45、75、120項等目標就能獲得2P服裝、音樂欣賞模式等獎勵,可以將其看做是成就係統或獎盃系統的雛形

但也正是這個費時費力的戰鬥蒐集讓本作的一個惡性BUG“戰鬥蒐集記錄消失”顯得尤爲惡劣,甚至達到了影響銷量和整體評價地步。除此之外還有武器複製、PS2特定型號死機文字缺失等等數不清的小缺陷,最後不得不再出一款《星之海洋3 導演剪輯版》來填窟窿兼炒冷飯,也算是小BUG產生大威力的一個典範

不過總的來講本作還是瑕不掩瑜,全球約170萬份的銷量很能說明當年《星之海洋3》在全世界收到的熱捧,這也是該系列所達成的最佳成績,可謂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至今仍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