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家電訂單排到明年6月 "爆單"難掩紅海競爭隱憂

(原標題:有小家電訂單排到明年6月! “爆單”難掩紅海競爭隱憂)

證券時報記者 李映泉 張騫陳麗湘

近期突然火熱的小家電行業,引發了廣泛關注。天眼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國內家電行業企業註冊量出現井噴,每個月的新增企業註冊數量均超過1.5萬家。大量新入局者的背後,火熱的“爆單”還能否持續

今年的增長並非常態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採訪佛山多家小家電企業時注意到,大部分企業都表示,由於疫情影響,今年行業淡旺季有所對調。原本的淡季出貨量井噴,但到了往年9、10月份的傳統旺季,行情反而有所冷卻。

小熊電器董秘劉奎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今年第三季度疫情影響逐步消退,社會秩序迴歸比較正常的狀態。“從品類銷售來看,部分上半年爆發性品類的銷售收入增速環比有所回落,或者說迴歸到比較正常的狀態。但同時,上半年在疫情中表現並不突出的品類,環比增速出現回升,能看到恢復性增長。”

“今年是屬於異常的一年,公司明年的業績增長會有一些壓力,維持今年的增長有較大難度,明年的增速會迴歸到較爲正常的節奏。”劉奎說,公司明年的思路更多的是在新品類的開發、新渠道拓展,以及供應鏈體系的建設提升。“公司也希望明年能保持除今年以外,前幾年的增長節奏,不希望被疫情打亂企業發展的節奏和規律。”

剛剛上市的小家電企業北鼎股份在接受調研時也表示,疫情對小家電的整體利好能否持續很難判斷,但對北鼎的利好影響有限。

家博士電器外貿負責人徐莉也認爲,今年部分外銷訂單增長有疫情這個特殊背景的影響,明後年可能會迴歸正常。但由於小家電的品類非常多,推陳出新的節奏很快,明年也許還會有新的產品成爲爆款。

不斷“推陳出新”

事實上,在本次疫情之前,小家電行業已經展現出勃勃生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2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規模爲1673億元,到2019年這個數據達4015億元,短短7年時間市場規模翻了兩倍多,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3.3%。據預測,到2023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規模將超6400億元。

而今年的新冠疫情,也無意間成爲小家電市場的助推力量。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部分小家電也順勢打開了陌生的市場。

“以我們所在的環境健康小家電爲例,往年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歐美日韓這些消費力比較強的國家,但是今年疫情發生,一些欠發達國家也產生了這方面的需求。過去這一部分市場需求不大,但疫情加速了消費者對空氣淨化產品的認知和接受程度,自然而然產生需求,我們也節約了很多教育成本。”諾比克創始人陳新表示,今年公司主要的外貿市場已由原先的發達國家拓展到覆蓋全球。

內銷方面,前段時間一則掃地機器人“出走”的“尋機啓事”引爆網絡,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小家電在國內市場的熱度。今年“雙11”系列活動首日(11月1日),天貓平臺銷售的華爲美的、海爾等品牌都在活動啓動1分鐘以內成交突破1億元,共計1142個小家電品牌成交額創下1000%的同比增幅,其中科沃斯及旗下小家電品牌添可成交額破億,同比大增3000%。

對照發達國家家電消費的變遷史,我國民衆這幾年家電消費習慣也開始發生變化,一方面是從功能消費轉向品質消費,另一方面是從剛需大家電轉向非必需的品質小家電。在消費人羣上,80、90後成爲主要消費羣體,年輕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大大推動了生活小家電產品的發展。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與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相比,小家電是一條能夠不斷“推陳出新”的增量賽道。“比如最近比較火的麪包機咖啡機、空氣炸鍋,在十幾年前還沒有這些產品。可以說,小家電每過三五年都會出現一批新型產品,而大家電的品種就那麼幾樣,常年不變。這說明,小家電市場是一個持續擴容的市場,企業機會更多一些。”

在業內摸爬滾打近十年的陳新同樣有此感受:“隨着人們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小家電產品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導致小家電行業不斷出現新品類。相比大家電,小家電的創新可以從無到有,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個小需求就能創造出一系列產品。”

仍有多項制約因素

訂單火熱、發展勢頭良好,並不代表小家電行業背後沒有隱憂。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此行採訪瞭解到,人才匱乏、集裝箱缺口等,成爲當下制約部分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陳新向記者表示,企業發展至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才匱乏,特別是優秀的研發人才。“(佛山)順德企業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更願意去北上廣深,雖然近年佛山人才引進的力度加大,但力度仍然不及一線城市,我們現在也在想各種辦法去省外吸納人才。”

除了人才方面,集裝箱缺口也是小家電出口短期面臨的棘手問題。

“據我瞭解,有同行的訂單已經接到了明年6月,但是現在海外疫情嚴重,很多前期出去的集裝箱回不了國,集裝箱緊缺,貨物運不出去。”安樂康電器外貿負責人黎經理告訴記者。

陳新也向記者表示,最近確實有集裝箱不夠用的情況。“一方面是由於海外海關處理速度變慢,集裝箱週轉時間被拉長;另一方面,國內進口需求也會影響集裝箱運轉,因爲出海的集裝箱不可能空着回來,造成資源浪費,一般都是滿載進口商品回來。”

集裝箱運價指數一定程度反映出集裝箱供不應求的狀況。上海航運交易所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上漲至949.48點,較上期漲3.0%;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上漲至1355.04點,較上期漲34.24%。

另外,匯率波動風險也是小家電出口企業長期面臨的問題。由於近幾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漲,出口企業的利潤也被攤薄。據新寶股份三季報顯示,受匯率波動影響,公司匯兌損失比上年同期增加約1.29億元。目前主要採取進口材料對衝、新產品即時報價、遠期外匯合約等金融工具的運用等措施來降低匯率波動風險。

放眼高端化差異化競爭

“小家電不同於大家電,你有一把螺絲刀就可以幹了,進入門檻比較低,但是實際上要真正做好並不容易。”陳新表示。

在劉步塵看來,小家電行業存在兩個低門檻:一是技術門檻低,二是資金門檻低。如此低的行業門檻,顯然意味着行業會存在大量的紅海競爭,價格戰可能層出不窮。

記者順手在某網購平臺上進行了搜索,發現小家電產品確實種類奇多,個別功能比較簡單的小家電產品,結合網購平臺的一些補貼活動後,最便宜的只需要十幾元錢,還能包郵。

“我比較害怕看到的是,很多人見到行業火了,就一擁而上,這樣下來行業又將面臨大量無序競爭,甚至可能導致產能過剩的後果。”劉步塵認爲,如今的小家電企業,不應該在低端市場上做無用的內耗,而應該放眼高端化、差異化的市場。“我覺得中國企業可以多向戴森學習,通過研發、設計打造產品競爭力。”

家電行業觀察人士荀玉也指出,目前我國小家電出口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國內大多數小家電企業仍爲代工模式實現生產和出口,自主品牌出口力度較低;二是小家電企業重營銷輕研發,出口產品多爲低端低價;三是缺乏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只注重大批量生產和追求利潤,而忽視了售後服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