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中概股遭沽空:康迪車業被曝財務造假 股價暴跌28%

(原標題:又一家中概股遭沽空:康迪車業被曝財務造假 股價暴跌28%)

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美東時間週一(11月30日),沽空機構Hindenberg Research針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康迪車業(KNDI.US)發佈了一份沽空報告。報告指出,康迪車業利用未披露的關聯公司進行虛假銷售來僞造收入,騙取政府補貼

受此影響,康迪車業股價週一暴跌28.3%。週二盤前,公司股價繼續下跌超5%。依據公司當前股價計算,康迪車業市值僅6.75億美元。

康迪車業早在2007年就在美國上市,堪稱中國電動車赴美上市的“鼻祖”。不過,康迪車業多年前就曾被爆出騙補醜聞,去年在國內電動車銷量已經降至0,在美國市場也接連碰壁。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公司,藉助新能源汽車概念的東風,今年股價已經上漲106.34%,並且其旗下子公司浙江康迪智能換電科技有限公司還準備在科創板上市。

沽空機構:康迪財務造假

沽空機構Hindenberg Research指出,他們在實地調查康迪工廠並採訪了十幾位康迪車業前職工商業夥伴後確認,康迪車業在過去12個月的大部分銷售額(約64%)都是銷售給關聯方的。

沽空機構指控稱,康迪車業的最大客戶佔康迪銷售額的55%)和康迪車業的一家子公司共用一個電話號碼,並與康迪擁有同一個高管

“我們拜訪了這位‘客戶’,”Hindenberg的報告中寫到,“它就坐落在康迪工廠旁邊的一棟小樓裡,並且掛牌顯示它就是康迪公司。”

而康迪的第二大客戶曾是康迪集團子公司,其官方網站目前仍在使用康迪的標識,該“客戶”約佔康迪公司銷售額的9%。

Hindenberg強調,康迪公司一直無法將收取的收入入賬,“這是虛假收入的典型標誌”。而且,康迪的財務高層一直在換人,這是會計違規的一個重要標誌。

該公司在過去5年裡有三位審計師,過去4年裡有四位首席財務官。康迪目前聘請的審計公司Marcum剛剛被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下達了3年的審計禁令。然而康迪沒有開除該審計公司,反而繼續聘用。

康迪車業在本月初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10-Q季度報告中曾警告稱,公司可能日益成爲公衆審查的“目標”,包括可能面臨監管機構提出的“投訴”和“惡意指控”。

康迪車業過往紀錄不佳

公開資料顯示,康迪集團成立於2002年,其前身爲永康微型轎車廠。2007年,康迪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總部位於浙江金華。2013年,吉利子公司上海華普國潤汽車有限公司和浙江康迪車業有限公司按各擁有50%股份投資組建康迪電動汽車集團。去年3月25日,康迪車業持有的28%康迪電動股權轉讓給了吉利集團,使後者持股增加到78%。

實際上,早在2016年,康迪就曾被爆出存在嚴重的新能源汽車騙補行爲。而隨着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減少、騙補事件爆發,康迪也被國家發改委責令整改。到2019年,康迪電動車在乘聯會統計數據中的國內銷量已經爲0。

或許也正因此,康迪一直試圖在國外開闢市場。早在2006年,康迪就開始尋求將電動車業務擴展到美國。到了2008年底/2009年初,該公司在美國市場推出了第一輛微型電動車"Coco"。但是依據沽空機構Hindenberg的報告顯示,這批汽車首先被美國海關人員發現屬於“非法進口”,隨後又被經銷商們發現汽車質量極差。Hindenberg採訪到的康迪美國進口商和經銷商創始合作直言描述稱,這批Coco汽車“全是問題”。

在Coco失敗後,康迪並未放棄。2018年、2019年,康迪都曾宣佈將開拓美國市場,但計劃一再被推遲。2020年7月29日,康迪再次宣佈將在美國將在美推出新款電動車K27和K23,引發公司股價單日上漲150%。

根據Hindenberg報告中引述的採訪內容來看,康迪的幾位前員工將康迪在美國的努力稱爲"煙霧彈",並猜測這可能是擡高其股價的策略。

根據康迪車業11月9日公佈的2020年三季報,康迪車業第三季度淨營收1871.7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168.9萬美元下降40.9%。淨虧損145.8萬美元,去年同期淨利潤1208.9萬美元。攤薄每股虧損0.03美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0.23美元。

11月2日,康迪車業宣佈旗下子公司浙江康迪智能換電科技有限公司擬於科創板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已與中信證券國浩律師事務所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簽署合作協議,其中中信證券將擔任此次IPO的保薦人及主承銷商,國浩律師事務所將擔任法律顧問,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將擔任審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