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新生兒染腸病毒死亡 「伊科病毒」中部今年首見重症

病毒就診人次持續下降,但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分析,近期腸病毒輕症趨緩,但重症通報仍多。(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今年腸病毒疫情對新生兒的威脅仍在,疾病管制署今(7)日公佈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是中部的新生男嬰,感染伊科病毒11型。疾管署表示,從五月以來發現伊科病毒在社區間流行,主要的重症個案分佈在北部和東部,這例是中部第一次確認有重症個案且死亡,接下來又逢開學,腸病毒疫情還須密切觀察。

上週一共確認兩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一例死亡,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表示,死亡個案、居住在中部的新生兒,從出生後因爲早產、低體重收治在加護病房,六天後出現肝炎、凝血功能異常等典型新生兒腸病毒症狀,並於第十天死亡,確認爲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分析感染來源有可能是被無症狀的感染者接觸或者因爲母親產期過程感染。

另外一例重症個案則是北部的2歲男童,感染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經治療後症狀改善並已出院。衛生單位調查感染來源,男童保母照顧的另外一名幼童也感染腸病毒。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圖/記者洪巧藍攝)

今(2018)年累計2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10例爲新生兒,7例死亡,都是感染伊科11型腸病毒。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重症病例是六年同期最高,而從疫情趨勢來看,5月份伊科病毒流行以來主要重症病例分佈多在北部、東部,上週死亡個案則是中部今年首見的伊科重症。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7月29日至8月4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8,739人次,較前一週下降6.4%且低於流行警戒直(11,000人次),近四周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伊科病毒11型爲多;腸病毒71型陽性個案數呈上下波動,以輕症爲主,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活動。羅一鈞表示,目前疫情整體趨勢下降,但是通常開學後仍有一波升溫,腸病毒的警戒評估要維持到九月底。

▲正確勤洗手是最有效的預防腸病毒方法。(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再次提醒,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正確勤洗手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成人感染腸病毒通常症狀較不明顯,容易因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嬰幼兒,請民衆工作返家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5歲以下嬰幼兒爲重症高危險羣,一旦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其中新生兒可能借由產前、生產過程或出生後的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初期會有發燒、活動力下降、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提醒民衆應留意新生兒的健康情形,特別是出生7天以內的新生兒,一旦有上述初期症狀,亦請務必儘速送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