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肚便當滿滿「海獸胃線蟲」 他實驗買30只魚共抓出2000條

魚肚裡有海獸線蟲。(圖/取自爆料公社粉絲團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這魚肚是真的有問題,還是我多心了?」一名網友在「爆料公社」貼出照片,表示自己花了100元買了便當,卻在魚肚中看到滿滿的白色寄生蟲,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也有醫師在臉書上指出,這些呈乳白色、一圈一圈的寄生蟲,就是所謂的「海獸胃線蟲」,常見於海水魚體內,只要煮熟了,就可以當作蛋白質吃下肚。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主任範家教授表示,海獸胃線蟲多存在海水魚、烏賊魷魚腸胃道內,又以白帶魚最爲常見。臺北醫學大學去年曾做實驗,到吳興市場購買20條鯖魚、10條白帶魚觀察蟲種分佈,結果腸道內臟中皆發現海獸胃線蟲幼蟲蹤跡,一週內共蒐集了2000多隻。

▲海獸胃線蟲幼蟲於鯖魚幽門盲腸端(pyloric caeca)。(圖/範家堃教授提供)

範家堃說,人類介入食物鏈,將海水魚吃下肚後,其腸胃道的幼蟲會鑽到腸胃道中躲藏,人體器官爲了自保,會分泌出纖維蛋白物質將蟲包在體內,長期下來會出現肉芽腫,容易被誤診爲癌病變,而蟲只在肉芽的保護下,約可存活1年以上,有些幼蟲爲了躲避胃酸,會鑽進胃壁腸壁,引發嚴重腹痛,最後只能靠內視鏡夾出。

海獸胃線蟲常見於海水魚腹部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指出,海獸胃線蟲需在-20℃冷凍或80℃以上高溫烹煮才能殺死,若生食或烹煮不完全,幼蟲可能會進入人類胃腸組織,造成腹痛、嘔吐、下痢蕁麻疹等不適症狀,但消費者購買多爲經處理過的產品,通常不會發現幼蟲的存在。

▲海獸胃線蟲幼蟲(Anisakis spp.)。(圖/範家堃教授提供)

範家堃提到,就算吃到死掉的海獸胃線蟲,因高致敏性抗原殘存在魚體內,下肚後48~72小時仍可能出現過敏反應。若要殺死海獸胃線蟲,需將生魚片浸泡在哇沙米中整整12分鐘,或者在-20°C與-35°C的冷凍庫中分別存放一週與一天才能達到目的若想避免吃到海獸胃線蟲,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魚煮熟了再吃,這樣就完全不會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