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犯罪

吳政峰

不可否認的,隨機殺人深層心理因素,而這種行爲是難以預防的,今天你防止了他在捷運殺人,他會跑去公車上,你不讓他上公車,他會跑到大馬路中,只要他是預謀犯案,任何場所都是兇案的可能場所,除非你禁止所有民衆出門,但這是天方夜譚。

有些政治人物擔責任,所以立刻進行政治栽贓,栽贓到民衆、社運在野黨、甚至是捷運警察身上,怎麼不說說他們在製造對立的同時,其實就是深化兇嫌犯案的動機呢?難不成我們可以說因爲蔡正元唆使司機撞人、馬英九要槍殺陳水扁連勝文說要教訓人民邱毅指揮貨車衝撞法院等等的事件,所以造成社會充滿暴戾之氣,影響了兇嫌本身的價值觀嗎?

有些人刻意形塑錯誤邏輯意圖抹黑或栽贓給自己不滿意的對象,這些不入流的手法,是一種政治性消費,消費了無辜死者傷者,只爲了成就他們低級的利益,藉着人心惶惶的氛圍下,獲取私人的好處,當整體社會都已經處於極度不安與不信任的環境時,爲什麼你們還要製造對立,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猜疑?這是對亡者的大不敬,更是對全國人民的一種蔑視。

整體社會出了問題,必須從制度面檢討,回溯個案本身的成長曆程,從過往的家庭面、學校面、人際通盤拼湊,並對有相關類似情況的個人進行一對一的訪談及關懷預防犯罪不是隻有馬總統心裡想的消極羈押,而應該主動巡察,不論是從村裡鄰,或是教育體系課班校,勢必再次進行通盤的通報徹查,這樣或許會需要大量人力進行,也可能被稱做亡羊補牢,但是隻要能夠避免任何一個人再次發生類似行爲,仍爲時未晚,畢竟正向的引導一個人的價值觀,可能就可以拯救數條寶貴人命,請政治人物跳脫思考的框架,好好省思這個問題吧。

今天鄭捷殺了4個人,明天可能換成江捷馬捷吳捷方捷去殺人,預防犯罪,是要根本解決問題,而不是問題發生再處理,每一條無辜喪命的民衆喚醒的,如果只有單純的謾罵或是表象的指責,而忽視這些靈魂無端消殞的背景,那麼我們不但對不起這些消逝生命,更可能成爲下一宗慘案的幫兇。

►►►【圖集江子翠站獻白花 願亡者安息,天佑臺灣

作者吳政峰,基隆,碩,媒體識讀研究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