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學作畫先學做人”——淺談中國畫與美育

作者:馮朝輝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傳統中國領域有句老話——“欲學作畫先學做人”,這難免引起人發問,作畫與做人之間有着怎樣的關聯?

實際上,不僅是繪畫,在傳統中國文藝領域,無論是文學、書法、繪畫、音樂,還是戲曲、曲藝、雜技等,都有“學藝先學做人”的教誨代代相傳。

以中國畫論裡“畫品人品”爲例,這不僅是社會教育功能藝術道德上的一種倡導,也是其作爲美育的一種重要教育方式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美育”概念率先由德國詩人美學家弗里德里希·席勒於18世紀末提出,即在培養人們認識、體驗、感受、欣賞和創造美的過程中,使人們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養。

“美育”概念的提出,標誌着其從道德和科學教育領域中獨立出來,成爲單獨的學科,並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席勒認爲完美的人性感性理性的和諧統一,但是物質世界破壞了人性中的這種平衡,於是需要藉助審美能力的培養和美的教育,以實現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協調統一,使人全面發展,這種教育就是“美育”。

他在所著《美育書簡》中說:“要使感性的人成爲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爲有審美的人,沒有其他途徑”,“因爲道德的人只能從審美的人發展而來,不能由自然狀態中產生”。這與我國古人所說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傳統中國畫天然就具有美育功能。

我國近代學者王國維是第一個將西方美育概念介紹到中國的人,其後在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的倡導下,中國近代美育教育體系逐步建立。

“美育”概念雖然誕生於西方,然而在美育精神培育和美育實踐上,我國卻是一個有着深厚美育傳統的國家。西周時期的周公“制禮作樂”,春秋末年孔子創立的以“六藝”教授弟子的古代教育體系,均是在承認和重視人的感性和情感的基礎上,主張順應人的感性需求,通過培養人的藝術審美特性,發揮美育的教化作用,從而培養人內在的道德品質

正是因爲有着豐富、深刻的古代美育思想作基礎,美育概念一經傳入中國,中華傳統美育思想便順勢與其結合,形成了當下較爲完備的以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等爲主要藝術教育手段,強調教育的體驗性內在性的中華美育體系。

美育不僅是一種理論構建,同時是一種實踐方式。當下在西方審美範式在全球範圍依然具有廣泛深遠影響的現實狀況下,提倡“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值得國內教育界藝術界、美學界深醒。

傳統中國畫作爲中國傳統審美最集中、典型的表現形式之一,理應成爲“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主力軍。

傳統中國畫強調“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將習畫的過程融入對人修身、立德養慧的過程中。人們學習藝術,先要觀賞、遊歷自然景物,學習古人的經史子集,對古人的智慧虛心涵泳,體會與天地萬物合而爲一的境界,體悟“萬物皆備於我”的內涵,然後再描繪自然,抒發性情,在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高個人審美和陶冶道德情操是一體的。

傳統中國畫家深受中國儒家哲學思想影響,秉持孔孟之道,集學識修養與浩然正氣於一身,在此基礎上,他們從事繪畫創作寄情於畫筆,無不是託物言志的一種表露。

畫家的畫與文人的文、詩人的詩,表達形式不同,但表述的內容和情趣則是一致的。通過歷代畫家的不斷挖掘,他們筆下逐步形成了一類重要繪畫體裁,即通過描繪梅、蘭、竹、菊、鬆等具有君子人格的物,來表達自身的高潔情操。以自然對象之美來比喻君子之德如梅的高潔,蘭的清幽,竹的堅韌,菊的風骨,無不代表着君子高尚的品格。於是繪畫的過程,便成了賦予自然之物以人的生命的過程,同時也是君子內心情感的一種表達。傳統中國畫中所蘊含的這些美好寄寓,正是中華美育精神的主體內涵。

傳統中國畫講求畫外之功、弦外之音,與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功夫在詩外”,追求“餘韻”,是一致的。中國畫家不是訓練成的,而是養成的。中國曆代許多繪畫大家無不自小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築牢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之基,進入人生的中晚年後繪畫始有成就。

如明代開創傳統大寫意花鳥畫風的徐渭,一生飽讀詩書,曾八次參加鄉試,50歲後專注繪畫領域;清代畫僧朱耷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子孫,從小接受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近代“海上畫派”代表畫家吳昌碩,10歲操刀制印,22歲考中秀才,又拜名儒學習辭章,其曾自言“50始學畫”;家喻戶曉的近代畫家齊白石,57歲“衰年變法”方獲成功。

由此可見,對中國傳統文化經年不斷的研習與厚積,是造就傳統中國畫藝術巨匠的必由之路。中華美育的未來也必然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文脈中,是傳統的精華與時代的精神相結合淬鍊的產物。

當下,有些人認爲,文藝工作者藝品與人品是兩分的,創作出所謂好的文藝作品,未必人品也是好的。這與傳統中國畫倡導“欲學作畫先學做人”的理念判然兩途。傳統中國畫家的培養過程,恰好詮釋了中國傳統美育思想對人格的塑造,在“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時代命題前,我們應該給予傳統中國畫教育以足夠的重視,使其在新時代中華美育體系發展構建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21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