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彌補缺憾 把握黃金期!

健康醫療網張鬱報導

新手爸媽來說,能聽到孩子開口爸爸媽媽,是最幸福不過的事了!不過,對某些小孩來說,「說話」並不容易。因此,大林慈濟醫院在93年成立聽語中心,爲過動、智能障礙、聽障等身心障礙的孩子進行聽能復健、聽覺調頻輔助系統評估等,幫助語言障礙的孩子找回「說」的能力

▲把握黃金治療期 語言治療彌補缺憾(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聽語中心聽力師、語言治療師服務對象廣泛,從零到一百歲都有,包括自閉症過動症、智能障礙、學習障礙、發展遲緩、構音異常、吞嚥困難、成人失語症、吶吃等,都在語言治療服務的範圍。聽力師也會走入校園,協助孩子做聽覺調頻輔助系統的評估,使得助聽器人工電子耳,可以在不同環境場合中,發揮最大的聽覺效益

大林慈濟醫院語言治療師陳惠婷則表示,語言治療師以聽能復健爲主,目標放在評估孩子的聽能狀況、語言、說話、認知、溝通能力後,與老師討論並協助老師設置課程目標,如此,即可將治療與學校環境做結合。

而治療成效的部分,對於學齡前及低年級的小朋友效果最好。由於佩戴上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後,孩子仍需要一段時間去學習傾聽聲音語音,藉由聽的管道記憶和應用類化詞彙語句,這些能力的培育都需要密集持續訓練,所以父母親更應該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段

此外,另一位深入校園服務的語言治療師林宜蒨也指出,小朋友在一歲半之後是語言爆發期,如果小孩到二歲時還是隻會幾個簡單的爸爸、媽媽,就應到醫院做進一步評估。而三到四歲的小朋友已有顏色數字形狀的認知;剛開始的口語表達雖不會很完整,但也會有五到六個字的句子。一直到大班以後,孩子便開始會用完整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語言的學習雖然急不得,但若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遲緩,就應提高警覺,儘早接受治療,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