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福利信託轉接安養信託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預估,今年臺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老齡人口增加,也意味國人更長壽,伴隨着是失智風險提高,更容易成爲詐騙集團的肥羊。有鑑於此,信託公會提解方,力促將員工福利信託(含員工持股信託及員工福儲信託)接轉到安養信託,防範長壽、失智、詐騙三大風險。

信託公會表示, 在全體信託業積極推動下,員工福利信託業務自2021年起連年成長,截至2024年底止,受託資產規模已突破2,364億元,三年成長幅度達34%。員工福利信託依據實施的公司類別和投資的標的分成「員工持股信託」及「員工福儲信託」。

「員工持股信託」限上市櫃公司實施,投資標的以自家上市櫃公司股票爲限;「員工福儲信託」主要是非上市櫃企業、學校、職業公會等團體採取的做法,投資標的比較多元,包含上市櫃股票、國內外共同基金與存款。

「超高齡社會」的定義是「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20%」。信託公會表示,隨着國人高齡人口增加,且壽曝露在失智和被詐騙風險也升高,有必要推廣將員工福利信託轉接到安養信託,以保障財產的和安全。

至於在推動上,目前遇到的阻礙,最關鍵還是在民衆對於「安養信託」的接受度不高,沒有「安養信託」的概念。員工退休後帳上儲存的股票或現金資產,如果要交付「安養信託」,必須由個人支付管理費,國內公股行庫推出的安養信託管理費相當親民,「安養信託」一年的管理費僅受管資產的千分之2至千分之6。然而,儘管收費親民,但民衆的使用比重還是偏低。

爲鼓勵民衆提早安排退休財務規劃,中國信託銀行於推出「預籤型安養信託」,只要信託受益人年滿55歲,便可預先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