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杜絕三迷思、管控兩變數 享受人生下半場

文╱林讓

人生下半場,你將如何犒賞辛苦大半輩子的自己?或許很多人曾在腦海中描繪老後圖像,然而,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面對退休,臺灣人不是沒準備,要不然就是準備得不恰當,」中國信託資深副總、臺灣個金事業處總處長楊淑惠觀察,理財的迷思與謬誤規劃,是國人難享受退休自主的關鍵。

今年邁入50週年,累積超過500萬個金客戶、50萬財管客戶的中國信託銀行,舉辦過四屆「家庭理財大調查」,他們發現退休理財,往往是國人財務規劃中「失落的一角」。

爲何要正視退休理財,因爲人口結構已經到了轉捩點。2016年,臺灣的「人口紅利」正式開始縮水。

「臺灣已經是全球老最快的國家,我們是應該嚴陣以待,」楊淑惠表示,兩年後臺灣就要進入高齡社會,每七人之中就有一名65歲以上的銀髮族;之後不到七年,又將在2025年成爲超高齡社會,屆時每五人就有一人是老人

超高齡社會面臨三大沖擊

10年內就從目前的高齡社會,跨向超高齡社會,臺灣一口氣晉兩階,老化速度是另類的「全球第一」,領先英國、美國,甚至是目前最老的國家──日本。

之所以老這麼快,最直接的原因是少子化,臺灣生育率過低(2015年約1.18),而且青壯族羣的勞動人口將以每年18萬人的速度消失,平均每人的扶養負擔加劇。

楊淑惠指出,25年前(1990年)一位老人有11位年輕人扶養,2015年降低到六位,2025年更將降低到三位。

臺灣人口結構丕變,也重塑了銀行的財管客戶樣貌

以全國個金客戶最多的中國信託銀行爲例,到2025年,45歲以上客戶的佔比將提高至51%,10年內就會成長將近20%。

「社會走向高齡、少子化,將會帶來三大沖擊,」楊淑惠指出,首先,老後醫療需求增加;二代健保實施後,整體給付趨少,但銀髮族需要較多的醫療費用,可能墊高社會成本,也可能吃掉長輩自己的退休金

再者,因爲家庭結構單薄、成員變少,老年照顧勢必加重家庭成員的負擔。根據衛福部統計,高達四成的照顧者認爲在經濟上與體力上的壓力過於龐大。

第三,不再相信養兒防老。因爲下一代的負擔已經過重、無力供養,或者過於依賴父母、成爲啃老族,因此「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的觀念會逐漸深植人心。

破除三大迷思,爲老後做準備

曾獲「遠見財金管理五星首獎」以及多個「最佳財管銀行」獎項肯定的中信財管團隊,又是如何對臺灣人做退休理財健診?

解讀此次《遠見雜誌》與「中國信託」合作的「2016家庭理財大調查」,楊淑惠指出其中三大迷思。

「最大的迷思是,大家以爲退休後不需要花很多錢,錯了,」楊淑惠說,近五成的受調者表示,退休後無需花太多錢,太低估老後的生活需求。如此心態也導致有近四成40歲以上國人「對退休沒有任何準備」。

此外,高達74%的受調者表示,退休後每月支出在3萬元以內。然而,根據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多數民衆退休後的每月支出介於4.1萬~9.7萬之間。兩相對照之下,主觀認定與實際狀況之間的落差,將形成非預期的退休財務缺口

第二個迷思,認爲「退休後保本比收益重要」。調查發現,愈年輕的族羣(40~49歲)愈依賴以保險進行退休理財;整體而言,前三大的退休理財工具是保險、定存與不動產。

楊淑惠提醒,多數人以保險和定存作爲主要的退休理財管道,有太過保守的疑慮。如此的「保本」心態,會導致定存利率遠遠追不上通膨速度,讓縮水的退休金無力支應老後需求。

最後一個迷思,則是認爲「有健保與一般醫療險已經足夠」。

「臺灣人可以活多長?平均79.84歲,以後還會更長,」她表示,「活得長」意味着高齡長輩可能需面對更多慢性病與重大疾病的醫療需求,也會帶來長期臥牀的風險,將會造成退休財務的極大壓力。

令人擔心的是,臺灣人投保照險的比率不到3%,絕大部分的民衆並未將長看風險轉嫁出去。

日本社會已經出現「下流老人」(指「貧窮老人」)現象,臺灣社會如何避免落此窘境?

管控變數杜絕老後貧窮

楊淑惠表示,想要有健康永續的退休財務、杜絕老後貧窮的風險,除了避免上述三大迷思,還要懂得管控退休生活的兩大變數:「金流變數」與「人生變數」。

「金流變數」要留意兩個痛點,一是投資環境的轉變,例如低利通膨都會影響資產的累積效果。其二,則是退休金政策的改變,目前正在進行的年金改革,民衆要密切注意是否受影響。

「人生變數」也有兩個痛點:一是醫療侵蝕老本,另一個則是活得超乎預期的長壽風險。

還好,這兩大變數、四個痛點都有控管之道。

楊淑惠建議,應付金流變數,可以先設想退休後的生活目標,然後評估能夠累積資產的時間,以此推算報酬率,再尋找可滿足報酬目標,或者可支應老後現金流的投資商品

民衆也應該定期檢視退休金累積狀況,才能儘早發現財務缺口。

至於人生變數,則首重「醫療防護網」的建構,將風險轉嫁給保險。而保險規畫的優先次序,可以先投保住院醫療險,而後是可抵禦癌症等風險的重大疾病險,最後則可加上長期照顧險。

而活得比預期久的長壽風險,則可以年金險或退休養老信託等商品,來提供可以「活到老、領到老」的穩定現金流。

還沒步入老年、還沒有生病,可能很難想像醫療負擔多麼龐大。

楊淑惠估算,60歲以後平均每年住院醫療支出可預估5~10萬元預算;若是罹患重大疾病,醫療費、生活費等林林總總的開銷,粗估要100~250萬元。而一旦進入長照狀態,10年的看護費用就達300~700萬元(依照看護人力而不同,外籍看護一個月薪水約2.4萬元,本籍看護約6萬元)。

將上述的老後醫療支出加總起來,若完全不靠保險來承擔,那麼,光是醫療費用,一個人就大約要準備500~1200萬元的老本來支應。

若不善用保險槓桿效果,則老後醫療花費恐怕會侵蝕老本,建議「可以藉由滿期還本的保障型保險商品,同時兼顧醫療花費轉嫁與累積老後醫療帳戶金,」她建議,尤其是單身者、缺乏家庭支持者,更應考慮保險的槓桿效益,以此分攤長照風險。

善用時間複利,愈早負擔愈輕

此外,楊淑惠也提醒,退休規劃應善用「時間複利」的威力。退休理財愈早開始、負擔愈輕,資產累積效果也愈明確。

「規劃的第一步,就是設想你退休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楊淑惠秀出手中的圖表,以幾個數字就解釋了時間、複利與人生目標之間的關係。

她說,如果想要與另一半過「簡約生活」,包含食衣住行的必要開銷,設定退休後一個月大約需要4萬元。而後假設在65歲退休、每年2%的資產報酬、可活到85歲的前提,那麼,若自35歲開始準備退休金,一個月只需投入4000元,45歲則須投入1萬元,但到了55歲就得投入4.5萬元。尤其在如此低利環境下,提醒民衆更應該提早着手準備退休金,運用終身還本與遞延年金創造退休永續金流。

此外,隨着人生階段的進展,理財規劃的目標與原則也不同。

楊淑惠指出,像是「鋼鐵草莓世代」的七年級生,應該提早準備醫療保障,並積極累積資產。身爲「三明治族」、家庭負擔變重的六年級生,規劃重點就要聚焦在家庭保障、子女教育金上。至於步入退休的熟齡世代,除了穩定資產、打造現金流,最好可以預作傳承。

「有好的事前規劃,才能留愛不留債,」她舉例,有一位財管客戶許先生,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上大學獨立,終於可以與妻子好好享受兩人世界。此時,許先生竟然發現罹患癌症,開始煩惱身後事宜。

中信財管團隊評估,發現許先生在臺灣資產多是不動產,然而孩子都在國外、不可能回來處理房子。於是在中信團隊的建議下,許先生除了每年220萬元的免稅贈與額度之外,逐漸出脫房地產,只留下自住與最精華的物件。

一人兩口袋,創造財富金三角

「我們也建議要預留遺產稅金,這樣纔不會將傳承資產美意變成下一代支付龐大遺產稅壓力!」楊淑惠提醒,跨過50歲、累積一定財富之後,就要思考如何傳承,力圖將爭議最小化、資產極大化。

首創「保單健診」「全方位專家團隊」與「數位行動理財服務」的中國信託銀行,對退休理財規劃也提出「活、留、存──財富金三角」的創新見解。

所謂「活」是指必要開銷,包含「退休準備」與「醫療保障」兩大面向。「留」,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責任」與「傳承」課題。「存」則是累積更多資產,以完成更多人生夢想,並協助達成更好的「活」與「留」。

只是,如果薪水都不夠用,怎麼存退休金?

「一個人要有兩個口袋,一個是用來長期規劃,例如退休理財;一個用來積極投資、賺取較大報酬!」楊淑惠說,許多人怕市場波動大就不投資,其實做好資產配置就沒問題。即使是一個月3000元的定期定額也能滾出時間複利,不要以爲錢少就不能理財。

總結退休規劃,楊淑惠建議的關鍵詞是「提早」與「紀律」。她提醒,在變數與波動趨大的經濟環境中,提早設立目標、健檢財務,並且有紀律地執行,纔有機會擁有「樂活享退」的人生下半場。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2016退休特刊;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goo.gl/tFh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