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都是真的:《使命召喚》中大有來頭的小細節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尹紫電,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使命召喚14》將回歸二戰主題。說實話,對於近年來《使命召喚》無止境的未來戰爭主題,玩家們已經產生審美疲勞了。而且單人戰役部分越來越薄弱,十幾個關卡劇情戰役似乎已經成了多人模式的教學關卡。每關給玩家一個新玩具,都熟悉一遍之後就把玩家趕去打多人。這和曾經有着精彩單人劇情戰役的《使命召喚》越走越遠。

現在的單人戰役部分更像十幾關教學關

去年《戰地1》迴歸一戰,叫好又叫座,狠狠地壓過了《使命召喚:無限戰爭》的風頭。而動視將《無限戰爭》與《現代戰爭重製版》捆綁銷售的辦法更是強行給廣大玩家餵了一波屎。

其實早年的二戰主題《使命召喚》作品,雖然受限於技術條件,表現力不如新作,但考證嚴謹,細節考究。藉此機會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早年的二戰主題《使命召喚》作品中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和這些細節背後的故事

既然《使命召喚14》的預告片是從諾曼底登陸開始的,那我們就從諾曼底說起吧。

諾曼底登陸戰奧馬哈海灘戰役照片

鉤爪炮—霍克角奇襲戰—使命召喚2

《使命召喚2》美軍戰役開場便是著名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COD》系列唯一的諾曼底登陸戰。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使命召喚2》中的諾曼底登陸戰似乎和那些電影裡的場景不太一樣?大家又是否注意到登陸艇邊上有一個的奇怪的裝置

很多玩家艙門一開就衝出登陸艇,忽視了這個奇怪的裝置

不一樣的原因很簡單,《COD2》中的諾曼底本來就不是電影裡的諾曼底。影視作品中出現的諾曼底登陸戰通常是奧馬哈海灘戰役,因爲奧馬哈海灘的戰鬥最爲慘烈,被稱爲“屠宰場”。最經典的鏡頭來自《拯救大兵瑞恩》:當登陸艇艙門放下的瞬間,整船的士兵像割草般瞬間被兇猛的機槍火力掃倒。生命的脆弱和戰爭的殘酷被血淋淋地展示給觀衆。

機槍像割草一樣將士兵掃倒

但《COD2》中的諾曼底登陸戰並不是奧馬哈海灘的戰鬥,而是比奧馬哈海灘的戰鬥更慘烈更驚險的霍克角奇襲戰。這個裝置也不是工作室隨隨便便加進去的,這個奇怪的裝置背後其實還有一段鮮爲人知的故事……

佔據地利優勢的守軍向登陸部隊傾瀉火力

要說這個故事,首先得從諾曼底海灘的地形說起。在奧馬哈海灘西側的海岸線上有一塊突出部,名爲霍克角。霍克角靠海的一側是30多米高的峭壁,飛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緣,奇險無比,易守難攻。

德軍在霍克角部署了6門155mm口徑火炮,這些重炮的射程足以覆蓋奧馬哈海灘,還能威脅到盟軍戰艦。如果不解決這6門重炮,登陸部隊將遭受毀滅性的炮擊,戰艦也無法抵近提供精確火力支援。

霍克角炮臺同時威脅着盟軍艦隊和奧馬哈海灘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炮臺可以硬抗任何空襲。如果派小部隊實現潛入內陸從後方奇襲呢?德軍也想到了,他們特意在炮臺內陸方向加強了防禦。最後盟軍制定了一個瘋狂的計劃敵人認爲海岸防線是天險,我們反而要從海上強攻,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COD2》中的鉤爪炮

爲了完成這個瘋狂的計劃,參謀腦洞大開設計了那個奇怪的裝置——鉤爪炮。鉤爪炮其實就是大號竄天猴,後面綁着繩子,能將鋼爪射到崖頂上掛住,士兵們就可以拉着繩索爬上懸崖,這纔有了二代作品最開始的那一幕。

突擊隊在英國訓練時留下的影像

《C0D2》中正在攀登峭壁的突擊隊

計劃是突擊隊在總攻發起半小時展開奇襲,摧毀岸防炮後海軍會派第二波部隊支援他們。但剛出發,突擊隊員們就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登陸艇居然漏水,英國製造真是坑爹。士兵不得不拿起頭盔往外舀水,但還是有兩艘登陸艇漏水太嚴重沉沒了,十幾名士兵溺死。

先是登陸艇漏水,再是偏離航向,慘

終於抵達了海灘後,指揮官又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偏離了正確的航向,跑到霍克角東側三公里外的海灘上去了。登陸艇不得不沿着海岸線往回開,沿途德軍的碉堡紛紛朝他們開火。士兵們一邊拿頭盔舀水,一邊接受着德國鬼子的親切問候。等他們終於抵達霍克角時,總攻已經開始了。突擊隊員衝上懸崖,攻下炮臺,卻吃驚的發現炮臺裡的火炮居然是用電線杆僞裝的——原來德軍早就把火炮轉移了,他們白忙了一場。

大炮其實是用電線杆僞裝的

但倒黴事還沒完,指揮官呼叫艦炮轟擊德軍碉堡,海軍卻打中了自己人,還炸壞了無線電。好不容易恢復了通訊,卻被告知因爲晚了四十分鐘,指揮部認定奇襲行動失敗,原計劃派給他們的增援部隊已經被調往增援他處。這些遊騎兵不得不在霍克角孤軍堅守了兩晝夜,其間打退了德軍數次反撲,兩百多人的突擊隊打的只剩九十人不到,才終於等來了援軍。

突擊隊被壓縮在一片小小的區域防守

也許是否極泰來,在登陸當天的一次偵查中,幾名突擊隊員居然順着車轍發現了被轉移的火炮。德軍雞賊地將火炮往內陸轉移了一公里,卻陰差陽錯被這幾名士兵找到並摧毀。他們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最初的任務——解決火炮。

《COD2》美軍戰役第1章把這段故事重現的很好。遊戲內的霍克角東側的混凝土碉堡,西南側兇殘的雙聯裝防空機槍,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還有真/假火炮,防守霍克角也都在劇情裡有體現。

今天的霍克角,到處是戰爭留下的傷疤

腿袋—空降作戰—使命召喚1

《使命召喚1》美軍戰役部分的主角是著名的101(嘯鷹)空降師的一名傘兵。在登陸日前一天盟軍空投了大量的傘兵到大西洋防線的後方,影視作品中對這段歷史呈現的最好的莫過於斯皮爾伯格監製的電視劇《兄弟連》。

《COD1》中的主角和《兄弟連》中的E連同屬一個傘兵團

《使命召喚1》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就是傘兵們的“腿袋”。

空降兵是沒有後勤保障的,所以本來攜帶的裝備就很多。而初次使用空降兵的美軍高層也本着寧可多帶,不能少了的原則,使勁往傘兵的揹包裡塞東西。結果就是傘兵要背上與自己等重的裝備,跳傘十分不便。

正在整理裝備的傘兵

一名英國參謀一拍腦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弄一個大口袋,把裝備都裝裡面。再用一根兩米長的繩子一端綁着腿袋,一端綁在傘兵的腿上。跳傘時用一個機械裝置把腿袋和傘兵綁到一起,開傘後裝置自動解除,腿袋會掛在傘兵的腿上。這樣腿袋先着地,傘兵降落在腿袋上。既不耽誤跳傘,又不會弄丟裝備,完美。

這名傘兵右腿上的就是臭名昭著的腿袋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跳傘當天所有的傘兵都永遠地失去了他們的腿袋——開傘時衝勁太大,繩子都被扯斷了。所以那些把槍也裝進腿袋裡的傘兵落地時都是赤手空拳的,《兄弟連》中的迪克·溫特斯中尉落地時就只剩下了一把匕首,《COD1》中的主角也要去找腿袋才能拿回無線電裝置。

這名傘兵屍體邊上就是他的腿袋

霸王行動中空降部隊的任務是佔領交通要道,阻滯德軍增援部隊。要知道隆美爾設計的大西洋防線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裝甲部隊的反擊。他從最開始就沒想過能把盟軍登陸部隊堵在海灘上,而是計劃用裝甲部隊把已經登陸的盟軍推下海。

艾森豪威爾在戰前勉勵空降兵

但運輸機在空降當晚遭遇了強大的防空炮火,飛行員匆匆忙忙把傘兵們投下去就返航了。大多數傘兵都沒有被空投到原定的着陸區,還有的傘兵被吹到了海里。空降部隊三三兩兩散落在整個諾曼底,沒能按計劃集結起來,只能各自爲戰。

事情的發展雖然偏離了計劃,但是卻陰差陽錯達到了想要的效果。德軍指揮官接到報告說諾曼底到處都是敵人,四面八方都在交火。這導致德軍高估了美軍傘兵的數量,行動時猶豫不決,沒能及時向灘頭派出援兵,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爲時已晚。

實際上霸王行動的空降作戰是在晚上

《COD1》還有很多很有趣的地方,比如玩家遇到的第一個敵人在衝着樹根尿尿,碉堡裡兩個士兵在下國際象棋,借坦克廠裡兩名士兵之口黑了一把毛子:“我們的將軍都在趕往柏林,最後一個到的要被送去勞教”。

給大樹施肥的德國士兵

巴普洛夫大樓斯大林格勒戰役—使命召喚1

《COD1》蘇聯戰役的第五章,玩家攻佔的那座六層大樓就是赫赫有名的巴甫洛夫大樓,製作組還特意讓指揮玩家的NPC就叫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攻堅戰是筆者玩過歷代《使命召喚》系列最難的一關,老兵難度比《COD12》的“真實”級別難度還要難。

《COD1》沒有呼吸回血,也不能像《榮譽勳章》那樣撿血瓶。玩家只有100血量,用光就死,換句話說玩家在這關一共只能挨三槍。而這一關要面對敵人前後夾擊,德軍機槍拉起密集的火網,打的玩家擡不起頭。玩家要是在一個地方呆久了,手榴彈就像雨點一樣的砸過來,逼着玩家轉移陣地。

遊戲中的巴甫洛夫大樓

而歷史上的巴甫洛夫大樓的故事更是傳奇。幾名蘇軍士兵在一位名叫巴甫洛夫的中士帶領下清理了一棟樓房。而大樓視野開闊,一百米外就是德軍陣地,因此這棟大樓成爲了絕佳的炮兵觀察所。

巴甫洛夫中士和真正的巴甫洛夫大樓

隨即德軍發動反撲,雙方圍繞着這座大樓的控制權展開了殘酷的爭奪戰。德軍數次攻入樓內又被蘇軍趕了出去。德軍不斷的在天平上加碼,不斷投入更多的攻擊部隊,蘇軍也跟着下注,一次又一次地派出援兵。

蘇軍挖掘了通向其他地區的地道,這樣可以很方便的派人支援;加固了大樓的主體結構以抵抗炮擊;在大樓外側鋪設了大量的地雷;甚至佈置了反坦克炮和迫擊炮,最終將巴甫洛夫大樓改造成了堅不可摧的堡壘。

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是如何構築據點的

在殘酷的戰鬥中,一名士兵發現了一臺完好無損的留聲機,於是音樂聲伴隨着槍炮聲一同在廢墟中迴響,德軍和蘇軍在伴奏中戰鬥。這棟大樓的守衛者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它始終以巴甫洛夫大樓命名。

蘇軍堅守大樓整整58天,直到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這棟大樓仍然處於蘇軍的控制下。巴甫洛夫大樓的原址今天已經變成了民宅,但依舊保留了一堵殘壁以紀念曾經在巴甫洛夫大樓戰鬥過的蘇聯戰士。

不過有一點要說的是,很多資料上的巴甫洛夫大樓的照片其實並不是巴甫洛夫大樓,而是另一處斯大林格勒戰役遺蹟麪粉廠。麪粉廠保留着完整結構,但巴甫洛夫大樓只剩下一段殘壁。

今天保留下來的巴甫洛夫大樓的一段殘壁

鱷魚兒童雕塑—斯大林格勒戰役—使命召喚1/2/5

這座一羣孩子圍着一隻鱷魚跳舞的詭異雕塑正式的名稱叫兒童環舞雕塑,源自於一個蘇聯童話,大意是六名蘇聯兒童被一名強盜抓了起來,猩猩帶來一隻鱷魚吞掉了這名強盜,救了這六個孩子。

這座兒童環舞雕像在二戰遊戲出鏡率極高

而今天,這座雕塑已經成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象徵,在無數遊戲和影視作品中都有過出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兵臨城下》裡,瓦西里在這座雕塑下的花壇裡第一次展露自己的槍法,利用炮擊的噪音掩蓋槍聲,一舉狙殺五名德國鬼子。

兵臨城下男主第一次發威,背後就是這座雕像

這裡就要提到《使命召喚》系列和《兵臨城下》的淵源了,但凡是《使命召喚》有蘇軍戰役,都會致敬一下《兵臨城下》。比如1代蘇軍戰役第一章,動員兵們被用船運到斯大林格勒的碼頭。兩個人一組,一個人發一杆槍,一個人發五發子彈。哨聲一響就烏拉衝鋒,敢往回跑政委就馬克沁(重機槍)伺候。就是重現了《兵臨城下》前十五分鐘的劇情。

兵臨城下和COD1的比照圖

而2代中的爬管子、狙擊手對決;5代中,迪米特里與雷澤諾夫的第一次相遇,在花壇中利用轟炸機的噪音掩護槍聲狙殺德國鬼子,也是致敬(照搬)《兵臨城下》瓦西里的精彩擊殺。

德米特里和雷澤諾夫也是在這個花壇裡相遇

弱化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是西方的政治正確,有媒體在英美街訪的大多數路人都不知道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但不得不說《COD1》和《COD2》對蘇聯戰役的刻畫有誤導玩家的傾向,反而是《COD5》對蘇軍的刻畫更加細膩:“戰士們想要的不是正義,而是復仇,以血還血,以牙還牙”,而雷澤諾夫更是《使命召喚》系列中刻畫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斯大林格勒是世界上最殘酷的戰役之一,平均每名士兵只能活24小時,軍官只能活72小時。但也不會是《COD1》中那種烏拉衝鋒,真這麼打的話,蘇聯有多少兵力都不夠往裡填的。

《COD1》中還有一段從《兵臨城下》裡搬過來的劇情,新兵下船後,一個人發一支步槍,另一個發五發子彈,拿步槍的士兵死了後面拿子彈的士兵才能撿他的槍用。這種情況更不可能發生,二戰蘇聯也許缺糧食,但從來不缺武器。

《COD1》蘇軍戰役第一章,玩家只能領五發子彈

爲了打巷戰,崔可夫給所有進入斯大林格勒的步兵都換裝了波波沙衝鋒槍,而在戰術層面更是十分講究。一個火力小組清理一棟房子的程序應該是:炸開牆壁—丟手榴彈—噴火兵進去燒地下室—再丟手榴彈—由下至上,用手榴彈和衝鋒槍逐屋清理。

巷戰是一門殘酷的技術活,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在城外埋葬了25萬具屍體,蘇聯則陣亡了47萬士兵,只有兒童環舞雕像依舊佇立在斯大林格勒火車站廣場前。這座雕像所處的火車站廣場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最慘烈的戰場,雙方在此反覆拉鋸。但這座雕像歷經無數次炮擊和轟炸而沒有損毀,最終成爲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象徵。

這座雕塑歷經無數轟炸而未毀

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這個雕塑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爲城區改建居然被當地政府給拆了……拆了。直到2013年8月23日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71週年紀念日,這座雕像才又在原址被複原,俄總統普京親自到場致辭。

重建的兒童環舞雕塑

結語

其實二戰主題的《使命召喚》作品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細節,比如5代中T-34坦克外的鋼絲牀,就是爲了應對坦克殺手和鐵拳的土法改造。但限於篇幅本次就先介紹到這。

T-34邊上裝的像鐵絲牀是防鐵拳及坦克殺手

有人爲《使命召喚》重回二戰主題而喝彩;有人鄙視動視不過是在跟風《戰地1》;有人希望新作可以有優秀的單人劇情部分;有人想看看動視究竟怎麼在二戰背景的裡將PVP做出花來。但無論如何,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玩家真的已經對無止境的未來戰爭感到厭倦了。

從目前的預告片看,《使命召喚》新作的戰役內容似乎是奧馬哈海灘戰役,希望不要致敬完《兵臨城下》又來致敬《拯救大兵瑞恩》了。二戰戰場還有很多內容可以挖掘,比如淞滬會戰、諾門罕戰役、菲律賓戰役等等,期待有一天能看到中國戰役。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本站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愛玩APP【精選】板塊,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