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逝世 曾實驗雜交水稻減產3%遭很多人反對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2日消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科學家,被譽爲“雜交水稻之父”。他衝破經典遺傳學觀點的束縛,於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雜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國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

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分別於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最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稻叄優一號,2020年作雙季晚稻種植平均畝產達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雜交早稻畝產619.06公斤,全年畝產達1530.76公斤,實現了週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攻關目標。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畢生的追求。爲了實現這一宏願,他長期致力於促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出2噸左右。袁隆平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餘項國內國際大獎。

“跳農門

中國人的飯碗要拿在自己手裡

1949年新中國成立,袁隆平19歲,高中畢業,即將報考大學。他面臨人生第一次重大選擇。

少年時代的袁隆平(左)

報考哪一所大學呢?這個問題成了全家爭論的焦點。父親袁興烈希望袁隆平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日後學成,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袁隆平卻有自己的見解。他想回重慶農學院。從小在城市長大的他始終難以忘記小學一年級的那次郊遊經歷

袁隆平:“在武漢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次郊遊,我們老師帶我們到附近一個企業家辦的園藝場,正好那是六月上旬的時候,桃子紅紅的,掛在樹上好漂亮啊!還有葡萄一串一串的。哎呀,我說學農好啊!從那個時候第一次印象最深了,我就覺得學農好!”

說服父母,袁隆平義無返顧地報考了重慶相輝學院農學系高高興興地跳進“農門”。

袁隆平的大學畢業

1953年8月,袁隆平大學畢業,成爲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到湖南省農業廳報到後,他坐着燒木炭的汽車,又換馬車,一路顛簸,足足走了四天,纔來到距離黔陽縣安江鎮4公里的安江農業學校當老師。

袁隆平大學畢業前留影

他課上得好,學生回憶,“他不講究,黑板寫滿了,把手一縮,抓起袖子就擦。”

袁隆平到安江農校報到這年,廣袤的中國大地上,農村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53年初,全國性的土地改革剛剛完成,農民獲得土地,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

但是,飢餓魔咒還沒有遠離。和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一樣,袁隆平至今對飢餓記憶猶新。

袁隆平:“像我們這樣的年紀,過過三年困難時期,沒有飯吃,日子是真難過啊,要餓死人的!特別是我們國家,人口這麼多,人均耕地這麼少,糧食安全是特別重要。中國人的飯碗要拿到自己手裡面,不要靠人家。我們現在就是爲自己解決糧食問題,我們在奮鬥。”

“追”良種

尋得“野敗” 雜交水稻終有新突破

1961年7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樣,袁隆平行走在稻田裡。這時,一株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

袁隆平:“突然發現有一株鶴立雞羣的稻,長得特別好,穗子很大,很整齊,籽粒很飽滿,我很高興嘍。當時估計這個品種可以產一千斤。第二年我把它播下去,播了一千株很好地管理,天天到田裡面去觀察,望品種成龍。結果一抽穗,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早的早,遲的遲,沒有一株有它的老子那麼好。”

在湖南安江農校做教師的袁隆平,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羣的稻子

望着高矮不齊的稻株,袁隆平突然來了靈感:莫非自己找到的是一株天然雜交稻?如果真的如此,可以通過人工方法利用雜種優勢,培養雜交水稻。

他勾腰駝背埋在稻田裡,檢查了幾十萬株稻穗,終於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

年輕時的袁隆平

此時,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中等農校的教師,他的研究一開始並不被看好,因爲國際權威科學家普遍認爲,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

袁隆平:“很多人反對。當時流行的水稻是沒有雜種優勢的。壓力很大。我們就做了一個實驗,面積不小呢,有四分田,長得特別好。最後收穫、驗收時,糟糕,稻穀產量減產,大概減產了3%左右,減產了幾十斤。稻草增產了將近70%。後來人家講風涼話,‘可惜人不吃草啊,人要是吃草,你這個雜交稻就大有發展前途’。”

試驗失敗,但袁隆平沒有放棄,他調整實驗,堅持研究雜交稻

遭到質疑,更經歷過失敗,但袁隆平沒有放棄。他像“追着太陽的候鳥”一樣,不辭辛勞地在湖南、雲南、海南、廣東等地輾轉研究。1970年,他的學生在海南南紅農場沼澤中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將它命名爲“野敗”。雜交水稻研究從此打開了突破口。

稻田裡的“守望者

“我一直有兩個夢想”

1971年到1972年,全國十多個省(區、市)的科研人員齊聚海南,袁隆平慷慨地將“野敗”分送給大家,形成了一場以“野敗”爲主要材料培育三系的全國攻關大會戰。1973年,在第二次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會上,袁隆平正式宣佈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標誌着我國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經過十年公關,袁隆平於1973年成功培育秈型雜交水稻

圖爲袁隆平(左)與湖南省農科院水稻所的科研人員在田間研究雜交水稻

袁隆平常和人說起他做過的兩個夢。

袁隆平:“我有兩個夢,一個夢就是高產、更高產,就是‘禾下乘涼夢’,這是真正做到的夢,在我們高產雜交稻穗下乘涼。第二個夢就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走出國門,讓雜交稻爲世界的糧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現在還只有幾百萬公頃,要做到八千萬公頃。”

他不服老,83歲那年,曾經有人稱他“83歲高齡”,他當場糾正,“是83歲青春”。2020年,他90歲時曾表示:“繼續幹下去!從‘90後’一直搞到‘百零後’”。

他可能是中國知曉度最高的科學家之一,他有“三不”,不愛拘禮節,不喜歡古板,不願意一本正經。對水稻產量,他有孩子對待心愛玩具般的執着追求。

袁隆平在超級稻試驗田

袁隆平:“像貪財的人有百萬想千萬,千萬想一億。我這個就是貪產量。到了幾百公斤貪八百公斤,八百公斤貪九百公斤,九百公斤想一千公斤。最後一千二百公斤(每畝),十八噸(每公頃)。不滿足啊,因爲這是個有意義的事情。”

記者:“您80歲的時候的生日祝願是一千公斤,已經實現了,90歲,您也許了願?”

袁隆平:“我現在是‘90後’了。願望,一個是超高產,向一千二百公斤衝刺。第二個願望,是覆蓋全球夢,把我們最好的雜交稻推向全世界。”

中國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袁隆平

歷經半個世紀水稻研究,袁隆平將夢的種子撒向了更遠的地方。

一位老者,一顆赤子的心,一個童真的夢,他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實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