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7石柱將「回家」 還有150萬件文物散失海外

本報訊

外國媒體9日報導,一個世紀前流落異國他鄉的圓明園7件大理石柱,將在今秋,從挪威一家博物館迴歸大陸

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專家鑑定,這7件大理石原本位於圓明園內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羣,均高約1米,保存相對完好。一旦圓明園石柱迴歸,將是繼去年兔首和鼠首後,目前最大的一批圓明園海外迴歸文物

促成這批石柱迴歸的,是大陸民營企業家北京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據披露,黃怒波與收藏這些石柱的挪威貝根KODE博物館於去年12月達成一項協定:黃怒波向這家挪威博物館捐資1000萬挪威克朗約合160萬美元)。該博物館將於2014年秋天將這些石柱歸還大陸。

▼圓明園西洋樓外觀。(圖/新華社港臺部提供)

這一消息一經外媒報導,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黃怒波1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首次正式迴應此事。他介紹,兩年前參加由中坤詩歌發展基金贊助的北歐詩歌行動時,瞭解到該館收藏了圓明園的石柱。他當時向該博物館闡述了圓明園對於中國人的特殊意義,並開始了推動「文物回家」的努力。

經過與該博物館進行一系列談判協議,這批石柱將在今秋被送到北京大學並展出。北大也將與該博物館展開學術合作項目

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蔣朗朗說,這是促進文化交流事業民間善舉,相信這批石柱回國後能得到專業維護。

「這些石柱有特殊的意義,相信中國人都會對它們有感情。」KODE藝術博物館館長卡琳說,希望此舉能帶動相關文化和學術交流的深入。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前把這些石柱帶到挪威的人,是出生於貝根並於1886年移民中國的晚清將領約翰•威廉•諾曼•蒙特。據外媒報導,他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爲中方作戰。

據不完全統計,從目前所存資訊看,散失在海外的各類圓明園文物至少有150萬件,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至少在1700萬件以上。中國人追索海外文物的腳步從未停止,但海外尋寶之路充滿曲折。「再難,也要努力。迴歸一件是一件。」黃怒波說。

對於此次圓明園文物迴歸,有人質疑「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黃怒波對此表示「難過」,「今天推動圓明園文物迴歸,不是要重新記憶傷痛,而是希望人們再次銘記民族品格。」

大陸社會學家夏學鑾認爲,如今,中國人通過合理合法手段,追索屬於本國的文物,是國人愛國意識的覺醒,也是中華文明力量的呈現。(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