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最前線/偵查不公開新法出爐 限制更嚴格違者法辦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司法院會同行政院月初修正「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對媒體報導偵查中的案件,作出嚴格限制並畫定採訪禁區,避免資訊不當外泄。法界人士認爲,「偵查不公開」的目的就是爲了保障被告名譽,一旦限制更嚴格,對被告的名譽權更有保障,減少民意未審先判。《雲端前線》24日邀請律師沈靖家、全國被害人服務協會副理事長劉承武、ETtoday副總編蘇位榮文化大學大衆傳播學系副教授王翔鬱時事評論王時齊,與主持人楊文嘉深入探討規範偵查不公開如何取得平衡。

司法院會同行政院月初修正「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對媒體報導偵查中的案件,作出嚴格限制並畫定採訪禁區,避免資訊不當外泄。法界人士認爲,「偵查不公開」的目的就是爲了保障被告名譽,一旦限制更嚴格,對被告的名譽權更有保障,減少民意未審先判。

▲落實偵查不公開、避免媒體審判公聽會 。(圖/記者吳銘峰攝)

現有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明訂「國家安全」、「對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重大災難」、「其他社會矚目案件」有適度公開必要;並規定可適度揭露資訊,但對犯罪行爲不宜詳盡描述,也「不得」加入個人評論。新辦法將「不宜」改爲「不得」,限定更加嚴格。

臺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相驗臺南女童虐死案爲例,檢察官以「遍體鱗傷」來描述可憐的女童,並以身爲兩女的父親表達不忍、還不禁哽咽,表示會「窮極所能,積極蒐集相關事證,依法究辦。」這樣符合一般人感情的談話,未來都可能被認定違反偵查不公開。

但有法界人士指出,現今媒體競爭激烈,在未經法院公開審理之前,媒體就會揣測案情;又或者媒體直接對檢調機關、犯罪嫌疑人採訪,檢調單位一旦公開所偵查的內容後,再經媒體傳播,以及適度的加油添醋,就很容易形成全民公審,對被告未審先判,嚴重影響被告嫌疑人的人權

▼落實偵查不公開。(圖/記者宋德威攝)

不過在限制檢調單位公開偵查內容後,避免媒體亂加揣測,對被告名譽權將更有保障。例如前中研院翁啓惠,在浩鼎內線交易案中,被列爲貪污罪被告起訴,一審無罪,檢方最終放棄上訴,形同承認當時起訴的錯誤。例如翁啓惠在偵查不公開的狀況下,早已被全民公審,名譽早已掃地,至今仍難以回覆。因此法界人士認爲,假使被告是無辜的,在「偵查不公開」受嚴格限制的情況下,被告形象也已受到無法回覆的損害,很難擺脫社會大衆留下的刻板印象。《雲端最前線》24日邀請律師沈靖家、全國被害人權服務協會副理事長劉承武、ETtoday副總編蘇位榮、文化大學大衆傳播學系副教授王翔鬱、時事評論員王時齊,與主持人楊文嘉深入探討規範偵查不公開如何取得平衡。

▼▼加入臉書粉絲頁訂閱直播通知也可以看得到喔!

《ETtoday筋斗雲》 《ETtoday新聞雲》《播吧》

關於《雲端最前線》

根據comScore的統計調查,《ETtoday新聞雲》2016年連續在7、8、9三個月到達率已躍居臺灣新聞網站的第一名,全臺灣1556萬上網人口中,9月份有1260萬人到訪《ETtoday新聞雲》,比率高達93.4%。網路新聞跟世界各國一樣,幾乎已是臺灣民衆最重要、甚至是唯一來源。

社羣媒體的影響力已經超越報紙與電視,《ETtoday新聞雲》在忠孝西路一段4號15樓所建置的新聞直播中心,2016年12月5日正式開臺。

《雲端最前線》爲《ETtoday新聞雲》新聞直播中心全新制作的時事政論節目,在緊鄰行政、立法、監察三院政治權力中心的攝影棚內,每天中午12時將以即時多元的雲端直播科技,由關注臺灣政治運動變遷超過20年的資深媒體人楊文嘉擔任主持,偕同政治人物、學者專家等來賓,針對立院動態、公共政策熱門時事、網路聲浪等不同議題,進行即時與深度的評論與解析

《雲端最前線》於2016年12月5日正式首播,每週一至週五中午12時現場直播,網友們可同步於《ETtoday新聞雲》的官網、新聞雲、筋斗雲、播吧等臉書粉絲頁、東森新聞雲APP,即時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