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成龍村大小朋友和藝術家 攜手妝點阿公魚塭

地方中心/雲林報導

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劃」在今年邁入第五年,「希望魚寮」是今年藝術計劃的創作主題;「希望」的臺語發音同「魚網」,有網羅希望的雙重意思。

和往年藝術計劃最不一樣的是,今年的作品直接座落在和村民息息相關的魚寮上及周邊,不只希望美化環境,也希望能改善某些魚寮的狀況。今年獲選的藝術家分別來自臺灣、美國、英國、法國、荷蘭阿根廷,將於4月10日~5月5日進駐成龍村進行創作與體驗臺灣海口漁村的生活。

配合「2014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劃—希望魚寮」的主題,成龍村的大朋友利用二月份和三月份週六下午參與觀樹教育基金會辦理的「希望小徑雕塑工作坊」,使用報紙紙漿,捏塑成各種可愛的動物、人物,將與藝術家的作品共同裝置在成龍溼地南側的養殖魚塭區,讓阿公的魚塭增添活力色彩,也希望帶領大衆一起來關注水產品的環境議題

▲成龍國小的小朋友及家長利用課餘時間完成的藝術裝置,未來將與國際藝術家的作品一同展出。

觀樹教育基金會受林務局委託於2009年進駐成龍村,2013年開始在溼地南側的養殖魚塭區租了一個魚塭,進行不抽地下水的養殖,在一整年的養殖期間觀察到這一區密集的魚塭、魚寮、電線杆和排水渠道共同構成的魚塭景觀的獨特性,以及魚寮對魚塭主人而言所具有的配電儲藏資材、短暫休息等功能及重要性,於是帶着成龍村的大小朋友一起構思如何裝點魚寮小徑,不但可以讓小徑變得更繽紛活潑,也可以讓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改變社區氣氛,又可以呼應今年藝術計劃的主題「希望魚寮」。

小朋友們天馬行空地做出各種動物,有彈塗魚、鴨、蛇、兔子、熊、龍、老鼠、貓、狗……等;還有成龍溼地的解說員媽媽和小朋友共同完成大、中、小白鷺嘴裡各叨着魚、蝦、貝等成龍村的主要物產;雲林有機農夫郭明源也和兒子、女兒共同完成了「舉牌小人」;成龍國小夫妻檔老師也帶着一雙兒女共同完成要去上學企鵝螃蟹;兩個中學生共同完成漁夫操作的吊臺仔,相當符合這裡的產業景觀。

觀樹教育基金會主任王昭湄表示,「希望小徑」雕塑工作坊是屬於孩子們的藝術計劃,平時顧忌水深危險,小朋友不太有機會能到魚塭,透過這個活動拉近了大小朋友與長輩之間的距離,看到世代之間藉由藝術來互動,真的很棒!未來這些作品將與藝術家的「希望魚寮」一起在成龍村的魚塭區展出。

「2014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藝術家駐村的期間是4月10日至5月5日,目前成龍國小的師生,已陸續透過網路和藝術家互相問候,未來小朋友也將一起協助藝術家的創作,並認識藝術家的國家。

全村亦會在4月12日傍晚,舉辦歡迎藝術家及志工的歡迎餐會Welcomeparty,歡迎有興趣更瞭解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劃的朋友,帶着一道拿手好菜或所在地特產到成龍村廟口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