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展覽”帶你走近文明現場

2020年即將迎來尾聲。回望這不平凡的一年,“雲展覽”是文化生活中一個新興的關鍵詞。從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線上展覽、博物館直播掀起熱潮;到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雲展覽”和博物館數字建設;乃至今年下半年舉辦的博物館大展中,“雲導覽”“雲課程”“雲互動”也爲展覽增色不少。《中國日報》日前梳理了今年文博界十大新聞事件,其中一條便是《全國興起“雲上博物館”》。“雲展覽”已成爲博物館發展的重要趨勢,“互聯網+文博”能讓觀衆更廣泛、更便捷地走近文明現場,感受文化遺產魅力

“雲看展”豐富文化生活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博物館裡過大年”的文化風尚。爲了滿足公衆文化需求,全國各地博物館紛紛推出線上展覽、網絡課程、互動小程序等,爲大家帶來豐富多彩的體驗

故宮博物院發佈《“雲遊”故宮指南》,涵蓋“全景故宮”“V故宮”“數字文物庫”“故宮名畫記”“數字多寶閣”“故宮展覽APP”等多款應用,讓觀衆在家也能逛故宮、看展覽、賞文物、學歷史。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國博邀您雲看展”“國博珍藏連連看”“國博珍藏雲欣賞”等專欄,包含近50個展覽專題頁、30餘個展覽的虛擬展廳、近30個專家解讀視頻、20餘個展覽宣傳片等。上海博物館基於“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進行再創作,打造精品網絡展覽。“丹青寶筏”網絡展覽包括觀看、探索、創作三部分,除了欣賞書畫作品外,觀衆還可以隨着董其昌的寶船雲遊四方,瞭解他的旅行與創作軌跡,並能參與互動遊戲,像董其昌一樣繪製一幅自己的畫作。

各大互聯網平臺相繼舉辦“雲遊博物館”直播活動,吸引了全國幾十家文博機構參與。擁有1388年曆史的布達拉宮首次進行網絡直播,開放了極少對外展示的館藏珍品,一小時內觀看人數就超過百萬。西安碑林博物館講解員白雪松依靠國寶脫口秀“圈粉”無數,被網友稱爲“文博界李佳琦”“西安竇文濤”。故宮博物院通過多個網絡平臺直播展示故宮春景,直播的時間安排讓大家可以看到開館前和閉館後的故宮景緻,僅在抖音平臺就吸引了近千萬網友觀看。

據不完全統計,閉館防疫期間,全國各地博物館共推出2000餘個在線展覽項目和雲教育活動,訪問量突破50億次。而2019年全國博物館線下接待觀衆的數量爲12.27億人次。

線上展覽具有獨特優勢

“‘雲展覽’的創新是近年智慧博物館建設成果的一次‘大閱兵’,是博物館多渠道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方式,也是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趨勢之一。”南京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黃洋說,今年的疫情讓“雲展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力,也讓文博界得以重新思考博物館的使命和價值。在博物館恢復開放後,“雲展覽”並沒有“退潮”,而是成爲博物館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着力點。

“今年2月起,我們與廣東省文旅廳合作推出‘雲遊博物館’系列直播節目,取得良好反響。這個節目一直做了下來,主題從‘疫情防控’拓展到‘革命文化’‘博物館之城建設’‘大灣區文脈傳承’等,至今已播出20期,全網點擊量累計破千萬。”南方日報文體新聞部新媒體工作室副主任、“雲遊博物館”項目負責人畢嘉琪介紹。

畢嘉琪告訴記者,爲了提升用戶黏性,項目組不斷探索創新。在第二季“革命文化”主題直播中,邀請中小學生擔任主播,吸引了學校師生和家長羣體的熱烈關注和轉發,讓青少年成爲優秀嶺南文化的傳播者。第四季節目與酷狗平臺合作,在粵劇藝術博物館演繹了古風原創歌曲《風伴廣州港》,並與酷狗聯袂推出“嶺南聲音”歌單,精選35首體現嶺南文化的粵劇粵曲國潮音樂,讓博物館直播更具地域特色和文化韻味。

“線上展覽沒有人潮的擁擠,可以一個人凝神欣賞展品,有的能比現場觀展更加貼近,能看清展品的細節,甚至可以360度觀看。”華南理工大學大一學生徐可欣對記者說。作爲一名文博愛好者,徐可欣喜愛現場觀展的沉浸感,但也認爲“雲看展”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不久前,她在抖音上觀看了一場南京明孝陵博物館的直播。“我以前去過明孝陵,這次直播看到了一些之前沒留意的地方,講解員直播講述背後的故事,挺有意思的。”徐可欣說,以後會多關注博物館直播,作爲實地參觀的補充,瞭解更多歷史文化知識。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備受矚目。在午門舉辦的實體展覽已經落幕,而在故宮博物院官網、“故宮展覽”APP上,網友還可以隨時欣賞展覽全貌。不少網友留言點贊:“在APP上看360度全景,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線上的展覽可以足不出戶欣賞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彌足珍貴的國寶”“把這個展覽APP分享給國外的親戚,疫情原因他們無法回國,這個APP讓他們也能看到這麼珍貴的展覽,實在很好”。在“數字故宮”小程序中,“丹宸永固”展還有更生動有趣的打開方式。網友可以“點亮”太和殿、坤寧宮、符望閣等9處代表性建築,進入“沉浸劇場”,探尋“宮殿往事”。

“互聯網+文博”潛力無限

運用數字技術展示文化遺產是一種國際潮流。如果展覽設計巧妙,文化內涵豐富,可能會收到實體展無法達到的效果。”北京外國語大學意大利語系主任文錚對記者說。今年歐洲由於疫情影響,一些籌備已久的大展只能改成線上展示。“這些線上展覽不是簡單地呈現展品,而是深入挖掘展品的文化價值,通過多媒體技術傳達出豐富而立體的信息。比如觀衆可以任意放大想要觀察的細節,還可以通過鏈接瞭解與展品有關的背景知識,甚至可以與相關專家進行線上交流。”文錚說。

“‘雲展覽’對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體展覽囿於展示空間有限,而互聯網能把展廳裡難以充分展示的信息全都呈現出來,有着無限的可能性。”黃洋指出,如果缺乏強有力的研究和豐富的內容支撐,線上展覽可能會淪爲單調的圖文展,這種展覽必然吸引不了觀衆。

文錚和黃洋都認爲,國內的“雲展覽”在技術上已經達到先進水平,但在互動性方面還有待提升。“線上展覽關鍵在於交互體驗。國外有些博物館的線上展覽,可以讓觀衆自己挑選展品、設計展線,並能分享出去。”黃洋說,這在技術上不難實現,但需要博物館轉變思維,真正讓觀衆參與到展覽中。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的提案建議多部委協同合作,大力發展博物館“雲展覽”。劉玉珠表示,“後疫情”階段,國家文物局將繼續加大“雲展覽”推進力度,使“雲展覽”成爲一種觀展新常態。

“‘雲展覽’有助於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覆蓋不能到場的觀衆。”黃洋認爲,未來文博系統將着力打造“雲展覽”聚合性平臺,整合各個博物館的數字資源,方便公衆觀展。

畢嘉琪告訴記者,南方+客戶端已經搭建了“在+看展”雲平臺,匯聚直播導覽、VR展館、視頻節目、展覽資訊於一體。“‘互聯網+文博’是大勢所趨,我們會積極運用5G、VR、AI等前沿技術進行創新,豐富雲平臺的功能,策劃新產品,努力突出特色、增強互動。”

文錚認爲,“雲展覽”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方面大有可爲。“國家規定的不可出境文物,可以通過數字化方式呈現給海外觀衆。”文錚說,“我們的‘雲展覽’不僅是服務國內觀衆,還要做好國際傳播。可以借鑑意大利等國家在文化遺產推介方面的經驗,調動多種資源,以文物和藝術品爲載體講好中國故事、闡釋其文化內涵,通過互聯網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魅力。”